浏阳网3月15日讯(浏阳日报记者 李丹)
因为超市出售的商品都是明码标价,因此很多消费者在购物后,很少核对小票上的商品价格。但是,有细心的网友还是发现了超市商品价格存在的问题,有的商品售价高于标价,特价商品“不特价”。
■网友发贴
超市商品售价标价不一致
“同一种商品在同一超市,相隔两天时间,价格却相差4元……”今年1月24日,网友“浏阳社区”在浏阳论坛上发帖,直指超市不规范行为。此贴一发,引发了众多网友关注。
网友“Hill331”跟帖称,在该超市买了4袋某牌子的中老年奶粉,柜台上标着特价17.8元,当时没注意,回家一看小票却是25.8元。
对此,网友“晴空万里”认为,有可能是操作失误,也有可能是员工因自己的失误,转到下一个客户身上来弥补损失,两者皆有可能。也有网友认为,故意弄错的可能性比较小,失误的可能性比较大,希望大家以后多长个心眼。
■部门回应
抽检未发现不规范,购物请核对小票
“虽然这只是个别消费者的遭遇,但说明猫腻还是存在的。”大部分网友称,平时去超市购物时,不会注意这些问题。随后,记者在市内几大超市做了一个小调查。在每个超市购买了五样特价商品,但没有发现售价与标价不一致现象。
同时,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在3.15来临之前,市工商局就网友反映意见最多的超市进行了突击检查。执法人员在超市内随意抄写了涉及食品、日用品、饮料、洗洁用品的十个特价商品条码和价格,随后到超市的办公室现场核对这些特价商品单价,接着又来到了收银台进行二次核对。
“从现场检查的结果看(商品)实际的标价和(商品)实际消费价格是一致,没有发现违规行为。”但工商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购物要认真核对小票,保留小票,发现违规行为即时投诉。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