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旭日阳刚”上春晚激励浏阳农民工重拾画笔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2011-03-16 09:17:53
微浏阳
—分享—

今日秀星:潘昌璜

年纪:41岁

身份:农民

技能:快速绘画

浏阳网3月16日(浏阳日报记者 张玲)

    集里桥社区金马新家园,潘昌璜铺开宣纸,旁边笔墨颜料一应俱全。

    这次他打算画一幅与“春天”有关的画,而不是之前与记者约定的人物速写。

    “有八年没拿画笔了,怕画不好。”潘昌璜实话实说。

    早在1996年,潘春璜在国家文化部组织的“湖南省乡土艺术大联展”中,就获得了全国银奖。那一年他26岁,在一家花炮厂打工。

    但后来他却放下了手中的笔。“那时候我总觉得,绘画对正在打工的农民工来说,就像不务正业一样。”潘昌璜说,一次他与工友们聊天,无意透露出自己爱画画,没想到所有的人都笑着说“你会画画?别逗了。”有人还用身上仅有的钱跟他打赌。

    好在现在41岁的潘春璜又拿起了画笔。

七分钟速写“小鸟踩春”图

    轻点墨汁,潘昌璜在雪白宣纸上落下第一笔。

    记者特意留意了一下开始时间。

    潘昌璜今年41岁,老家在太平桥镇。他从小酷爱绘画,早年自学人物素描,风景速写,生活中的鱼、虾、枫树、流水被他画得活灵活现。后来有缘结识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周小愚,得周小愚的指点后,潘昌璜的美术功底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一个飞跃在1996年的国家文化部组织的“湖南省乡土艺术大联展”达到一个顶峰,他代表浏阳获得了全国银奖。

    就在潘昌璜刚开始作画时,13岁的儿子潘文楷闯进房间来了。得知小文楷也喜欢画画,记者问他愿不愿意和父亲比一比。小文楷害羞得摇头,直说“比不过。”

    就在记者还打算与小文楷再聊聊,潘昌璜那边已经收笔了,整个时间没有超过七分钟。

    这是一幅写意画,一根树枝,几片树叶,一只小鸟。小鸟站在枝头,头稍偏,似乎就要叫出声来。没有柳枝河水,潘昌璜将它取名为“小鸟踩春”图。

八年时间与绘画绝缘

    这次“秀场”,原本定的题目是给记者画一幅速写。潘昌璜不好意思地说明原因:“想是想画,怕画不好。这么久重拿画笔,对于人物写生,有些生疏了。”

    原来在代表浏阳获得奖项后不久,潘昌璜为了“生活”,不得不放弃心爱的画笔,这一放手,就是8年。

    “都说爱艺术的人,不要太过世俗,可是不世俗又怎么办?光靠画画我没法生活啊。”潘昌璜谈起最初放弃的那一刻,“那时孩子刚出生,我沉迷于绘画,有次照顾孩子,甚至没有发现孩子从床上摔落下来。妻子气得手拿菜刀,要我做一个选择。”

    “大家对农民学画画也不太理解。”潘昌璜说,就像不务正业一样。”

“旭日阳刚”上春晚让他重拾画笔

    而让潘昌璜重新获得拿起画笔的信心,是兔年春节晚会上“旭日阳刚”的那一曲《春天里》,那情到浓时吼破音的嘶嚷,道出所有人的心酸苦辣。

    “听得都喉咙肿疼,鼻酸啊。”潘昌璜说。看完“旭日阳刚”的表演后,潘昌璜若有所思。

    他家中的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幅装裱精美的绘画作品,有花鸟,有人物的。难以想象这是出自一位自学的农民工之手。但这些画都是八年之前的“旧作品”了。

    现在的潘昌璜还是在一家花炮厂工作,不过他又重新拾起了画笔。他疯狂地买了很多绘画的书籍和用具,只要一有空就泡在书房中。他对画画也有着自己的感悟,“不独创不称作”。书桌上,一副两米多长的绘画作品已经是他第三次绘画了,每次都要挖空心思画些事物。

    潘昌璜所有的作品中,小鸟和山水极为出色。他说这是因为他是农民,从小接触自然,他自学的时候,就是学着画生活中的事物。

    “我挺遗憾自己弃学了八年,但是我会重新学习,重新出发的。”潘昌璜笑着说,“谁说农民工不能让人刮目相看呢?是吧?不说旭日阳刚,就说齐白石,他之前还只是个木匠呢。”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