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所有乡镇均建垃圾中转站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2011-06-24 08:25:29
微浏阳
—分享—

各乡镇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处理

浏阳网6月24日讯(浏阳日报记者 贺亚玲)今年是长沙市35万专项资金支持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的最后一年,记者昨日从市住建局获悉,全市最后一批11个垃圾中转站将于今年完成。届时,浏阳每个乡镇都建有垃圾中转站。

33个乡镇均建垃圾中转站

市住建局小城镇办科长李家庆介绍,自2009年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提出来后,各乡镇建设积极性都比较高。住建局的一份统计数据可以证实:2010年,浏阳完成了20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及200个村级收集站建设。

垃圾中转站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洞阳镇城建所负责人苏启元说,“洞阳早几年建了个垃圾填埋场,由于各种原因,还是存在二次污染。建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后,垃圾处理得到了有效解决。”

各乡镇探索垃圾处理方式

市环保局今年的污染防治工作计划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深化垃圾收集处置设施体系建设。市环保局局长何善兴表示,今年将继续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集中处理模式和“户分类减量、村分类利用、少量镇中转填埋”的分散处理模式,建立覆盖全市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和适合浏阳实际的长效运行机制。

这两种模式的代表分别是葛家乡和三口镇。在去年长沙市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十佳乡镇十佳村”督查评选中,葛家乡取得了最高分,三口则在第二次评选中胜出。“三口模式”、“葛家模式”也一度成为中央、省市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

大围山镇将组建农村垃圾整治办,分派两个镇干部专门针对集镇和农村垃圾处理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和督查。

张坊镇目前已经制定了“345”处理模式:“3”是指三级负责,即农户、保洁员、协会三个负责主体;“4”是指农户分类减量、专人上户收集、村级分散处理、集镇分类中转四大流程;“5”是指对农村垃圾的五种分类处理方式。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