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女孩带着弟弟上大学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2011-07-14 09:21:30
微浏阳
—分享—


把弟弟接到学校一起上学后,何平租住在一间不足10平米的房间内,但每天都会坚持背记课内外知识。梁露摄


父母重疾弟弟先天性心脏病“女版洪战辉”大爱无疆

浏阳网7月14日讯(浏阳日报记者 欧阳勋 见习记者 梁露)在湖南科技大学,一对年龄相差10多岁的姐弟,常常牵手快乐地徜徉在校园里。弟弟在附属小学上一年级,姐姐是外国语学院的佼佼者。上学路上有姐姐相送,球场边有姐姐鼓励的目光,夜晚租住的蜗居里,辅导他功课、教他“你拍一我拍一”的,还是他最亲爱的姐姐!

带着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弟弟上学。20岁的何平,用羸弱的双肩,为弟弟撑起一片快乐成长的天地。

而作为女儿的何平,同样是身患重疾的父母活着的希望。每月,女儿会按时从湘潭寄医药费回浏阳,这些钱,来自于她省吃俭用挤下的奖学金、勤工费和家教收入。

每次同学老师将何平唤作“女版洪战辉”,她只是谦逊地笑笑:“我只是普通女孩,我不愿贫困和疾病压垮了这个家!”

“爸爸常吐血,妈妈有精神病,5、6岁我就学会了打工!”

——顺应天命还是抗争苦难的选择题,早早就摆在了何平面前

这里是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一间不足8平米的出租房。两张小床挤占去大半空间,两张小桌上摆满书籍。这里就是姐弟俩如今在湘潭的家。

何平的故事,始于苦难的家庭。

“从小对我爸的记忆,就是经常没有预兆的吐血,一吐就是一大片。”

“妈妈也做不了什么事,因为一直就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常常疯疯癫癫跑出家。”何平的童年,生活在恐惧里。4岁那年,何平的爸爸又一次吐血倒地,妈妈不在家。看着爸爸一脸污秽痛苦地抽搐,口中还不断冒出血沫,小姑娘吓得扑在爸爸身上放声大哭。“哭着哭着,不知怎么就晕了过去,等我醒来,已经在卫生院里了。”是闻声而来的邻居救了何父一命,那次后,何平心里总有一抹阴影难以挥走,“总担心哪天爸爸一发病就会走了。”

父母治病要用钱,家里常常入不敷出。懂事的何平从5、6岁开始,就学会了跟村里的婶婶、婆婆学挣钱。

澄潭江花炮厂多,吾田村就有好几个。何平缠着邻居大婶杨瑞华学会了“做巴巴”,虽然做得慢,可小家伙从不嫌累,有时一做就是两三个小时。“那时也想和伙伴去玩,可想到做事能给爸妈买药,就不敢去玩了。”

上学后,何平依旧利用假期“做巴巴”、卷筒子。吾田小学校长何迎春老师,至今还记得每期开学交钱,何平都会交来皱皱巴巴的一摞小额钞票。“都是她假期打工挣来的。”何校长还记得,何平几乎一年四季都穿同学送她的旧衣服,可在她上三年级那年,给妈妈买了一双皮鞋。

父母疾病一直未见好转,何平却在苦难中慢慢长高长大。2006年,15岁的何平考入浏阳一中,美好的未来似乎向她悄然打开了一扇窗。

可就在2008年3月,何父突然中风引发脑出血,需开颅治疗。数万元的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为救父亲的命,何平只能选择坚强面对。下午放学后,17岁的女孩来不及放下书包,通宵达旦守护父亲;假日里,在村上负责人的带领下,何平在吾田挨家挨户募捐,一直持续到这年7月份。

打听到省慈善总会联手湘雅医院推出了一个免费治疗的项目,何平一次次打报告,跑村上、镇上,一直到长沙市、省慈善总会,小姑娘的恒心和孝心打动了院方和慈善会,湘雅破例为何父免费做了一次手术。

爸爸终于得救了,可因为后期的康复住院费用不菲,依旧欠下数万元债务,而且因为开颅手术带来无法避免的后遗症,何平的爸爸从此落下癫痫病的病根,双脚也无法直立行走。出院那天,爸爸拉着女儿的手泪流满面,说不出半个字,懂事的女儿知道爸爸的心思,强忍泪水安慰:“活下来就有希望,只要我们父女同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前年,何平得知长沙市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又请假回到村上,在村支书张才福的帮助下,何平一级一级打报告,跑了10多家单位,终于争取到2万元建房补助。尽管只是几十个平方米的平房,尽管欠下了债务,可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整天在摇摇欲坠的土坯房里度日,何平比谁都高兴。

“一直怕弟弟养不活,现在带他在身边读书,我就坚信他会健康的成长!”

——说到弟弟,何平的眸子格外光亮,她是弟弟的依靠,弟弟何尝不是她的命根子

何君生下来那年,何平已经12岁。先天性心脏病的现实,残酷得无以复加。

妈妈不会照看人,爸爸也常发病。姐姐的脊背,成了小何君幼时的摇篮。

上学前,何平会早起泡好米粉,吹凉后喂饱弟弟;傍晚回来,小何君早已眼巴巴在门口张望,姐姐中饭省下的一个鸡蛋,唔得热热的,看着小家伙一口一口吃得香,这是一天里姐姐最开心的时刻;姐姐喜欢背着弟弟四处玩耍,弟弟每晚搂着姐姐的脖子才能睡好觉。

当然,这些还只是何君病情稳定时才会出现的温情画面。

“那时,我真怕弟弟养不活!”何平说,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弟弟隔三差五就会感冒,有时烧得不知人事,每次感冒一来,何平无法离开床前一步,抱着、搂着,喂药、敷毛巾,还是初中生的何平,像大人一样细心。

因为家里很少能吃上荤腥,小何君体质一直很差,这更易引起感冒,这是何平最担心的事。

到浏阳上高中后,何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每餐两三元的伙食费,她坚持只吃一块钱。有时甚至一天只吃5个馒头,省下的钱给弟弟买牛奶喝,尽管自己几次晕倒在学校,可何平觉得值。从此,每次姐姐从浏阳放假回家,成了何君最期盼的事。几袋奶粉,还有甜甜的冲剂,姐姐把对弟弟的爱融入其间。

这条营养供给线,一直维持到今年四月份。何平决定带着弟弟一起上学。

这时的姐姐,已经是湖南科技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而弟弟,在吾田小学上一年级。

“带弟弟去医院检查过几次,医生都说弟弟血铅超标,因为营养不良,骨龄和发育也明显滞后。”而早在2008年,5岁的何君心脏病突发生命垂危,眼看无钱医治时,何平多方申请的香港一家基金会,送来了手术费用。“心脏瓣膜手术很成功,可医生交代一定要给弟弟加强营养补给!”

何爸爸不敢想象女儿带着弟弟去湘潭读书会有多艰辛。可敢想敢做的何平很快用真诚打动了科技大学附属小学负责人。转学手续很快办好,姐弟俩搬进了小小的家。

“4月20号,是个星期一!”那天弟弟抱着姐姐亲了又亲。

吃在学校食堂,姐姐每餐偷偷吃着一块钱的“无荤餐”,为的是换来弟弟每顿饭有鱼肉,还有每两天一个苹果,一杯牛奶。医生一再交代弟弟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何平每天再忙也要陪弟弟打半小时篮球。

学业优秀的何平利用课余时间带了5个学生的家教,每堂课备课两小时以上;还要勤工俭学打扫校园,整理草坪。现在何平每天的日程安排挤得满满的,早上6点起床,自习一小时,招呼弟弟起床,早餐后送弟弟上学。中午接弟弟去食堂吃饭,打扫校园卫生半小时。晚上陪弟弟去图书馆学习,等到帮弟弟洗完澡洗完衣服后,自己才能安静地看看书,一般1点左右才睡。

“周末做家教,陪弟弟。呵呵,就是每天觉得睡眠不够!”让她欣慰的是,弟弟这几个月下来长高了,期末考试成绩也进步了——语文97,数学96。怕弟弟“跌到福窝里”的姐姐,特意将爸爸妈妈的残疾人证、“家庭情况说明”以及作息表贴在卧室墙上,让弟弟常看看。

何平今年只回过一次家,路费贵,也怕影响带家教。可每个月,留下两人的开支后,何平都要寄钱回家给父母看病、生活。去年她获得的各类奖学金有8000多元,另外打工赚了几千。

“现在弟弟过来了,我要更努力了!”何平笑得很自信。

■记者手记

在“怕”中成长

坐在记者面前的何平,眼神很淡定,言语平和。有着超乎年龄的镇定和自信。

但说及自己的故事,以及穿越事件表层的心路历程,她却始终提到纠缠于内心的无数个“怕”。

幼时怕爸爸吐血死亡,怕妈妈突然离家出走,弟弟出世怕养不活,怕家垮了,以及一直害怕着的辍学。

怕的状态,是父亲中风时她经常偷偷哭泣,“那一阵子眼睛里经常灰蒙蒙的”;是无数个夜里从噩梦中惊醒;是弟弟刚来湘潭整夜感冒她无助的守望。

怕是足以让人望而却步的。但怕也可以让人敬畏之余,冷静分析,寻找对策与出路。

何平的怕,是对可能发生的亲情逝去、家不再家的恐惧与忧虑。心有此虑,因为有爱。正视这种怕,积极打破这种怕,换取心中永远的不怕,这大概是何平20年艰辛历程最大的收获与人生启迪。

弟弟来了,那怕似乎也走远了。尽管父母病情依旧,弟弟茁壮成长还需漫长时日,可一个已经不愿哭泣,自信坚强的何平,足以让这个家不倒,让这一家人看到、并活出希望!

向一个心中有怕、敬畏生活的女孩致敬!

■相关阅读

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

2005年,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把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2005年,洪战辉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