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六晚八点,孙子武汉来电问候,这是祖孙俩雷打不动的“情动八点”
浏阳网5月24日讯(记者 李东晓)上周六,孙子江感恩(化名)从武汉的校园给永安礼耕村的奶奶傅冬秀打来电话问候。每周六晚上八点,是这祖孙俩雷打不动的“情动八点”时间。这次,江感恩在电话中听到奶奶说一两句就喘不过气,就好担心她的身体健康。
孩子,别人不要你,娭毑要
江感恩是傅冬秀和老伴江罗生收养的一名男孩,傅奶奶记得——1989年12月17日早晨七点多,我和往常一样准备拿着打好的豆腐沿村叫卖,看到大家正围着一个弃婴议论纷纷,竟然是个先天性鼻头软骨塌陷、兔唇、肺炎、疝气等多种疾病集于一身的残疾孩子!出生才14天,却已被送了无数人家了,真是造孽啊。
孩子,别人不要你,娭毑要。傅冬秀抱着这个浑身是病的孩子回到了家里。
一声“奶奶”,让傅冬秀泪流满面
照顾这名弃婴,这位普通的农妇耗尽了自己全部的心力。
因为孩子的兔唇和鼻头软骨塌陷,所有的食物都是一边喂一边从鼻孔和耳朵处流出来。傅冬秀的心,也跟着疼痛不已。
每天凌晨三点,傅冬秀就起床磨豆腐。磨好豆腐后再用淮山、党参等药品掺和在大米中碾成粉,一点点地喂给小感恩。
孩子能进食了!也就是这样一点点的变化,让傅冬秀连日来的心酸与委屈全化作了动力。原本一直被以为是个哑巴的小感恩,在刚满三岁的时候竟然奇迹般的叫了声“奶奶”,让傅冬秀当场激动得泪流满面。她决定不仅要养活孩子,还要带着他去求医问药。
“既然收养了他,就要用一辈子的良心带好”
为了让小感恩拥有和其他小孩同样的生活和学习机会,1995年,傅冬秀毅然拿出了多年来辛苦积攒的一万多元钱,带着小感恩走进了医院,自己整夜守在病床前。
裂唇愈合了,疝气根除了,坍塌的鼻头软骨组织也经过手术也被修复了,江感恩已变成了镜子里的帅小子。
1999年,老伴江罗生去世了,傅冬秀的日子变得更加艰难。她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她记不起带着孙子去了多少次医院,光治病就花了好几万。除东挪西借的外,这些钱相当一部分是傅冬秀卖豆腐和养鸡鸭五元十元攒起来的。而这点钱,傅冬秀在六年前也赚不到了:因为老人患上了心脏病和高血压。
没有了卖豆腐的钱,傅冬秀就把政府给她的低保金存起来,零存整取,每次孙子江感恩回来时取出来给他作学习上的补贴用。
2009年,江感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武汉理工大学,这个在苦难中成长的幸运孩子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既然收养了他,就要用一辈子的良心带好”。老人说。
因为遇到傅娭毑,江感恩有了希望,他说:“待到大学毕业后,我要多为社会做点事,回报像奶奶一样的好人。”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