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商贸城的开发建设,曾经成为东区首个标志性的商业建筑。喻彬彬摄
浏阳网8月1日讯(记者 喻彬彬)官渡商贸城,可以说是官渡早晚最热闹的地方。每天夜幕降临,龙舟观礼台附近摆满了夜宵摊,一直持续到晚上12点,甚至更晚。拾级而下,官渡商贸城中心的激情文体广场汇聚了前来散步、跳广场舞的居民。
而与广场仅50米距离的官渡农贸市场在清晨时分却成为一天热闹的开始,大货车、人流,讨价还价声混在一起,掀开了这个小镇热闹的大幕。
这一切诉说着这个东区重镇的辉煌,也正见证着官渡的第二次腾飞。
因为交通,这里曾繁荣,后又被赶超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这足见交通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官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是通往大围山、达浒、张坊、文家市等地的必经之路,因为交通,官渡曾为东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周边乡镇居民,都习惯到官渡聚集,购物、经商、住宿。
这也是当时官渡集镇有两家农贸市场的原因,而官渡商贸城的开发修建,成为东区首个标志性的商业建筑。当地人回忆,曾经的官渡每天的人流量都是熙熙攘攘,尤其是龙舟赛时,周边乡镇居民更是蜂拥至此。
然而,又是因为交通,官渡的经济被周边乡镇赶超。2004年浏东公路通车,因为公路远离集镇,新交通动脉的辐射优势没有给官渡带来利好,反倒使周边乡镇因浏东公路经济快速发展,逐步赶超官渡。
不过这一格局正在改变。指着门前的官达路,当地居民卢俊伟说,以前这条路只有7米宽,路边有条排水沟,屋前没有任何绿化,周边显得杂乱无序。现在这条路拓宽到12米宽,种上了各类树种。“改造后集镇规范多了,也美多了。”
在卢俊伟的印象当中,家乡官渡从2008年以来,随着鑫湘大道修建通车、集镇绿化亮化加强、道路规范拓宽等,使得这个东区重镇焕然一新。
“勇于正视危机,才能不断创新发展。”官渡镇党委书记陈旭并不避谈交通给官渡带来的种种影响,现在官渡将依托和建设新的交通格局,重振官渡经济。“5到10年,我们将建成一个全新的官渡。”
大手笔修路,“一横两纵”交通新格局初见雏形
正因为看到交通对于集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05年来,官渡不断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和投入,投资3000万元建设鑫湘大道,实现官渡集镇与浏东公路快速对接,新构城镇道路骨架,形成了集镇至浏东公路的快速通道。
除此之外,该镇还投资近500万元完成了官张路烟科所至新桥路段拓宽改造,投入150万将官达路集镇段由7米路面扩宽为12米路面,争取上级支持160万元对官渡新桥进行了全面维修,投资50万元对河西街、居陵路口等路面进行了改造,有效改造了老车站三条主要街道,重塑东区交通枢纽形象;投资150万元对新安街、正东街、教育路进行了提质改造。
投资近300万元完成了官浏路的拓宽改造,投资150万元对新安街、正东街、教育路进行了提质改造,S309集镇段投入2000万改造、争取上级支持160万元对官渡新桥进行了全面维修,各村多方筹资累计完成村级道路硬化70多公里。
随着大浏高速的修建,尤其是年底通车,官渡镇党委政府看到了更大的希望。为更好利用这一优势,官渡积极加强与大浏高速互通口对接,目前正在规划设计从集镇到互通口2.8公里道路,按计划将原来的10.5米宽S309调整为15米宽。
“未来我们将建成10分钟经济圈,也就是从各个村到互通口只要10分钟。”陈旭表示,官渡镇将大浏高速、鑫湘大道、大浏高速连成一体,形成“一横两纵”的新交通格局,而集镇就处于中心,由此形成“一横两纵一轴心”的布局,从而推动官渡第二次腾飞。
书记访谈
发展全加速,跻身全市前十强
专访官渡镇党委书记陈旭
当官渡利用“一横两纵一轴心”的新布局进行第二次腾飞之时,我们不禁想知道,有了交通优势,如何进一步推动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同步发展?在未来的规划之中,官渡镇是如何考虑的?能否取得全面加速发展?官渡镇党委书记陈旭早已胸有成竹。
浏阳日报:陈书记,官渡现在在交通上将具备更大优势,在此基础上,你们将如何规划发展产业?
陈旭:转型、提质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题。未来,我们将加速整合提升以省道309沿线的传统花炮工业经济带,在现有基础上再扶持3-5家5000万以上规模企业,巩固花炮主产区地位。
其次,加速推进高速公路连接线沿线竹山、兵和的新型工业小区控制性规划和建设步伐。加速推进浏东公路沿线,形成1平方公里以康乐、星星食品为龙头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小区建设,融入大围山旅游经济圈。
以此凝聚发展合力、全力推进“一带两区”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转型。
浏阳日报:官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如何处理好继承传统文化和集镇基础建设呢?
陈旭:未来我们将加大大溪河集镇段的防洪保安项目协调和争取力度,科学规划好东延桥港、西延南岳的集镇沿河风光带,注重挖掘官渡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保护好古居陵镇的文化古迹。
在加速集镇开发建设方面,激活商贸城、提质改造集贸市场、筹建东区蔬菜交易市场、积聚物流和人气,推进城乡统筹。不断提升集镇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素质、完善文化和体育设施。把官渡建设成浏河之源、浏阳古郡、秀美古镇。
浏阳日报:听说官渡在农业方面采取“一特两优”培育建设,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旭:在农业建设方面,官渡将加速培育以紫薇为主的特色花木和优烟现代农业、优质无公害蔬菜的“一特两优”重点农业产业化建设。加速示范性基地建设,发展规模农业促增收。
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切实重点培育田郊的紫薇特色花木,兵和、云山的优烟现代农业,竹联、南岳、竹山的优质蔬菜基地。加速以观音塘等村的生态保护力度,加强林政管理,规范林业产业。
在今后的发展中,官渡将依托交通优势,实现官渡发展全加速、跻身前十强的目标,把官渡建设成经济重镇、文化名镇、秀美古镇。
产业发展
集镇扩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驱车经过官渡,可以看到沿鑫湘大道两侧,通过布局规划,正在进行开发建设中。官达路与鑫湘大道交汇处,酒店、茶楼、灯饰、药店、家具超市、KTV等一应尽有,多栋新建楼房拔地而起。
目前,官渡已初步形成生活日用品、服装、建材、摩托车、农副产品等专业市场以及娱乐服务行业于一体的第三产业,商贸物流进一步繁荣,居民消费能力显著增强。
官渡镇城建所副所长叶振华介绍,官渡大桥到官达路的鑫湘大道路段,已完成土地流转,国家电网官渡供电所、农商行等已经选址于此,即将动土开工。“今后,镇政府也将搬迁至此,构成新的行政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集镇人口每年都在递增,周边村镇人口不断进入集镇建房购房,从事商贸。
“以新安区为例,每年有500-600人进入,每年20-25户的速度拆旧建新。”叶振华介绍,现在的官渡集镇也在逐步扩建,从原来的老镇区到河对面的官渡商贸城,现在正向鑫湘大道两侧和高速互通口附近扩建。“高速互通口两侧的土地已经征收准备新一轮的建设。”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