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8个月带回19万,浏阳种烟更划算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2013-01-08 09:27:58
微浏阳
—分享—


尽管田间还有大片的雪未融化,但邹仕洪(左)和张国伦已经在清沟排水。邱伏龙摄


贵州烟农浏阳种烟记之一

编者按:从2012年开始,从贵州老烟区来浏阳从事烤烟种植的农民已逐渐增多,根据市烤烟生产指导中心统计,目前已有21户。这些贵州烟农的到来,不仅为浏阳烤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鲜血液,更因为他们有不一样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在2012年的烤烟生产中取得了不错的收成。对此,本报从即日起,将以系列报道的形式,结合烤烟生产不同时期的农事操作,陆续对这些贵州烟农进行采访,报道他们的种烟诀窍、独到技术,以期为广大浏阳烟农提供借鉴。

记者邱伏龙

1月7日,北盛镇边洲村,积雪尚未融化,气温仍在1℃左右徘徊,村道上鲜有路人,当地村民更愿意呆在家里,围坐在火炉旁。

而在一块已经完成冬翻的烤烟田里,两个中年男子却在这里忙着清沟、沥水,尽管脸被冻得发紫,但两人全然不顾,正一锄锄地将积水排干。

“我们想早点把水排干、好起垄,以方便春节过后的农事操作。”说话的是来自贵州省余庆县的烟农邹仕洪,尽管才44岁,但是已经跟烤烟打了24年的交道,在来浏阳之前,一直在家中种烤烟,“由于我们那边种烟的人多,而田地少、租金高,想要连片种植十分困难,我每年的规模都在10亩以内。”

不过在2011年年底,一次偶然机会,邹仕洪来到了浏阳,并在普迹镇金江社区“安营扎寨”,一口气租下了158亩地种植烤烟,“在浏阳种烟有优势:不仅能连片租赁农田,而且租金相比较低、交通更方便;另外一方面,在浏阳除了有烟草站为我们服务,还有镇政府专干、村组干部经常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困难。”邹仕洪快言快语。

正是得益于各方的帮助,邹仕洪很快就适应了远离家乡的生活,“你看我现在都已经喜欢上了湖南的槟榔呢。”一边拿起一颗槟榔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嚼着,邹仕洪一边介绍起了2012年的收成,“总共在浏阳干了8个月,但是带了19万元现金回贵州,到浏阳种烟确实更划得来呢!”

去年尝到了甜头的邹仕洪,今年又转战至北盛镇边洲村,而且还从贵州老家邀来了张国伦等两个同乡,一起连片承包下300亩以大展身手。

“现在已全部完成了冬翻,当前的关键是要尽快清沟、排水,才能尽早地进行起垄。”张国伦表示,按照他们的习惯,冬翻冻坯、起垄等工作都要尽量在春节前完成,待到明年春节过后,就可以开始除草、施肥,为大田移栽做好充足准备。

“他们这是真正的主动种烟,尽量把工作做在前头,所以在2012年的烤烟生产总结表彰会上,他可是领回了2000元的大红包呢。”一同前往的市烤烟生产指导中心督查指导科科长施立新表示,浏阳的广大烟农,特别是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一定要提前谋划各阶段的农事,并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特别是当前的冬翻冻坯工作,务必要尽量赶在春节前完成,并注重清沟排水,为春节过后的农事操作做好准备。”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