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12年浏阳更绿更亮更快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2013-01-11 09:28:17
微浏阳
—分享—


路边的鲜花扮靓着我们的城市。

驰骋于浏阳广袤的田野,仿佛穿行在条条画廊里。一幢幢白墙黛瓦、飞檐回廊的民居如莲花般在青山碧水旁绽放,一个个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化城镇在蓝天白云下矗立……

如今的浏阳,格外迷人。不管是山间还是城镇,处处绿色满盈,生机盎然,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时时整洁有序、户户清洁,城乡大地美轮美奂。

“城乡统筹,环境同治”三年行动已过去了一年半,浏阳城乡容貌改观、环境管理有序、城镇品位提升……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2012年的浏阳变得更绿、更亮、更美。

浏阳网1月11日讯(记者 肖雪 彭红霞)

城乡同治,城乡环境一同变样

现在的浏阳,城区高楼林立、绿树掩映,乡镇青山绿水、整洁干净。城与乡的距离在环境同治中被拉近,实现城乡环境的同治、同变、同美。2012年,我市围绕“五个基本没有”的整治目标,深入推进城乡街道大清扫、垃圾杂物大清理、户外广告大整治、违规棚屋大拆除、河道水渠大净化、街边路边大绿化、城乡道路大通畅等七大行动,让浏阳“绿起来、亮起来、快起来”。

去年,全市累计完成植树527万棵,成活率95%以上,清理积存垃圾6万余吨,拆除清理违章墙体广告、招牌、晴雨棚架10万余个,城边、路边、水边和居民屋前屋后的环境焕然一新。

在农村,“分类减量、上户收集、居民自治、公司运营、政府补助”的垃圾处理机制逐渐完善,“三口模式”、“葛家模式”等特色环境整治措施还受到国家部委和中央媒体的关注和推介。

多重措施的推进取得了系列成绩:我市创建国家级生态镇2个、国家级生态村7个、省级卫生镇1个,最近又获评2012年全省城乡环境卫生十佳县(市)区。

探索创新,建立长效化机制

城乡统筹环境同治的工作推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保证工作有效推行,长期推进需要建立长效规范的机制。

为此,浏阳建立了多种机制。首先是队伍建设机制,通过常设机构对接常态工作,按照“管理职能化、队伍专业化”的要求,配齐了各级治理工作组织管理、清扫保洁和专业技术“三支队伍”。

同时建立责任落实机制,推行网格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实行镇领导联村、镇干部联组、村干部包户,农户门前“三包”的工作制度,将环境治理责任层层落实。落实责任后,再通过督导考核机制来加强工作效果,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通过严格考核,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市场运作机制也被引入到城乡统筹环境同治的工作中,城区实施了“两清一保两维护”环卫清扫、清洗和市政、园林绿化设施维护工作的市场化改革,部分有条件的集镇、乡村道路的环卫清扫保洁也逐步实行市场化运作。

宣传教育
带动全民参与

浏阳是140万市民的城,城市蜕变的过程需要全民参与,只有把行政推动与广泛发动群众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爱护环境、改造环境、提升环境的整体合力。

全民参与城乡统筹环境同治行动,需要加强宣传引导。在全市各个乡镇,一场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面对面”宣讲、文艺演出经常性的上演,主题微电影、“小手拉大手”等活动也成为宣传引导的方法。维持卫生、爱护环境的观念被植入到节目中、电影里,让市民在观看中逐渐建立起环境整治的观念。

厨余垃圾怎样处理?可回收垃圾如何分类回收?这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环境卫生知识全部出现在《市民文明读本》、《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导手册》等宣传资料中。去年全市累计编印发放10万余份,帮助市民建立日常卫生习惯。

同时积极推行“百人宣讲、千人劝导、万人清扫”、共创共建“文明卫生社区”和志愿服务等活动,通过这些方法,浏阳全民参与环境治理工作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