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进入隆冬,但一清早澄潭江镇槐树社区的曾守忠就和他的清洁小分队们拿起扫帚、提起垃圾桶上门入户开展清扫了。一年多来,这群由年龄在六七十岁左右的退休老人组成的清洁小分队早已成为村上环境卫生的主力军。
曾守忠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通过澄潭江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一个整洁卫生的澄潭江正在南川河畔崛起。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第四季度,澄潭江在全市“城乡统筹、环境同治”考评中排名第二。
浏阳网1月11日讯(记者 黄康)
奋勇争先,摆脱“十差”帽子
行走在澄潭江镇,乡村道路平坦干净,沿线河流清澈洁净,家家户户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目光所及之处清清爽爽……
很少有外人记得,2010年,澄潭江被评为长沙市环境卫生十差乡镇,这如一个晴天霹雳,刺痛了每一个澄潭江人的心。
从此之后,澄潭江没有回避问题,痛定思痛后,全体镇村干部带头深入村组,带领广大村民一同清洁家园,镇域内企业也纷纷捐资出力积极参与,努力重拾美丽环境。
通过强力推进“城乡统筹、环境同治”三年行动,如今澄潭江形成了以分类减量、集中焚化为主,分户处理、分散焚烧为辅的垃圾处理模式。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共建垃圾焚烧炉8个、垃圾池1800个、焚烧圈1725个,购置垃圾桶8000个、洒水车一辆。
同时,扎实推进“全民绿化三年行动”,共投入400余万元完成绿化植树42万余棵,全民绿化三年任务指标一年完成。
现在的澄潭江,城乡统筹环境同治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治理成效逐步体现,目光所及之处清清爽爽,并成功摘掉了“长沙市环境卫生十差乡镇”的帽子。
创新网格管理,干群一齐动手
每天清晨,同样忙碌着卫生整洁工作的还有槐树社区的张淑珍,很多居民在她的发动、带领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整治。
张淑珍有着特殊的身份——社区新河组网格指导员。网格管理机制是澄潭江去年的一项创新——按照地缘相近、人员相对集中的原则,把全镇划分为109个网格,同时将镇村干部、网格员全部放到网格,由他们负责这块“田地”内的各项工作,其中就包括环境卫生工作,而这些工作的好坏则直接决定他们的年终绩效奖惩结果。
网格管理的推进有效促进了基层工作重心下移,激发了镇、村、组三级干部的工作责任感、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环境整治中,网格干部率先垂范,参与网格环境卫生工作,并带着感情走访群众,反复进行劝导,有效提高了群众的自觉性和参与度。
“以前每天都要去搞卫生,要去督促村民,现在好多了,大家都意识到卫生的重要性,觉悟也提高了,我们的工作也就轻松多了。”张淑珍说。
同时,澄潭江还将每月的13日定为环境卫生日,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发动群众搞好环境卫生,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发动,营造人人参与清洁家园的浓厚氛围。
“大爱澄潭”助推环境焕然一新
最近,澄潭江慧美纸业负责人陶贤力主动向澄潭江镇政府捐赠一辆近10万元的江铃皮卡车,用于集镇城管执法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我的两家企业规模不算大,赚的钱也不多,但今后我决定拿出一个企业的盈利用于澄潭江的公益事业。”
澄潭江环境卫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靠的镇党委、政府标本兼治的积极行动,还靠全镇人民发扬“大爱澄潭”精神。
2011年,欧阳崇辉的一个举动如石击水起——他主动拿出了120万元用于澄潭江集镇的街道提质、绿化亮化。当人行道路沿石铺就一新,桂花树满街栽种,整齐的路灯一线排开后,他又掏出60万元用于添置洒水车和集镇环境整治。
紧接着,陶长彪也拿出60万元对集镇所有店铺门面的招牌进行置换更新和规范统一。在两人的支持下,集镇品质得到质的提升。
今年,本土企业家刘颖又掏出100万元支持集镇街道提质改造,对集镇剩下部分的人行道全部进行硬化、美化、绿化、亮化。
在环境整治中,吴家冲煤矿矿长张文香不顾煤矿停工的损失,经常带领矿上应急抢险突击队参与清扫,其妻子则用私家车提供后勤保障,为队员们送矿泉水。
与此同时,澄潭江镇域内的企业也积极行动,分别主动承包各自企业所在地的村道、组道的环境卫生责任,大家出钱出力,纷纷致力于打造“最美一条路”。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