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建设中,如果一味简单模仿,只能导致城镇面貌的雷同、刻板与僵化。浏阳网网友琴韵书声
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联营带活全盘,产业发展助推“人的城镇化”
69.86万
目前,浏阳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拓展到62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22.5平方公里,全市城镇人口达到了69.8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了49.2%。
样本
在通程商业控股集团董事长周兆达看来,布局永安,是他看好通程进驻大瑶后的第二张得意之牌。
上半年快速推进的永安商业步行街与通程商业广场建设,将在9月份亮相。作为与制造产业基地同步发展的乡镇,园镇规模企业总数已达126家。良好的产业基础,吸引了众多房地产开发项目入驻,实现销售面积近30万平米。
永安从“拉通一条环线、建设一个商业中心、改造一条街道、储备一批土地”入手,实现与园区的协同发展,突出项目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突显了城乡一体化蓝图。
观点其实城镇化的建设,核心是人,应该以人为本。追求经济效益并没有错,而城镇化的推进总是面临着经济效益与文化传统保护之间的博弈与平衡,这又衍生出一系列的课题等待破解。
现在中央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发展的方式也要转型——不仅要强调规模、速度,更要强调质量、效率。城市发展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环境、文化等许多方面。城市建设应该将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而不应该偏重于某一方面。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
每逢新电影一上映,住在大瑶集镇的李哲,便走进位于镇上的利达电影城,享受观影乐趣。这些影片,与北上广大型院线同步上映。
在一个乡镇地区,便能轻松拥有惬意与时尚,李哲们潮流生活的改变,源于浏阳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今年以来,浏阳的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建设取得有效突破,并且通过这种特色带动,全市城镇化建设这盘棋被带动起来,其发展轨迹体现了一条完整的浏阳样本式路径。
浏阳网7月10日讯(记者 胡敏)
乡镇发展的“个性化”
特色民居建筑,宽敞的李畋广场,呈现于眼前的大瑶镇,一幅城市的模样。
随着集镇骨架的拉开,大瑶镇实现城市扩容2平方公里,城市格局基本形成。目前拥有着“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长沙城乡一体化小城市建设镇”等诸多称号。
同时,大瑶被纳入长沙市重点建设的“5个小城市”。美丽蝶变,始于发展自身特色:以花炮产业立镇、以项目发展兴镇,通过投融资数亿元实现扩容,通程购物中心、肯德基等行业内“大牌”纷纷扎堆至此,省内首个乡镇房车展在此举办,且销售量不俗。
大瑶已然成为一个中心——聚集在南川河畔的金刚、澄潭江两镇也同时发力,这片高度城镇化区域已经构成了一片“城三角”。
同样,另一座特色小镇则在大围山下,开始了新的征程。作为长沙市重点建设的“5个特色镇”之一,大围山镇立足丰富的生态资源等天然禀赋,走出了一条生态立镇、旅游兴镇的路子。
“只有坚持特色发展,找到适合本乡镇区位、资源、产业的发展路径,才会有形成自己的个性。”市住建局村镇办主任唐勇认为,新一轮城镇化发展,各乡镇在坚持特色发展的同时,实际上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而这一番竞争,最终将推动浏阳的经济社会向前跨越。
促进“人的城镇化”
于是,一张具有浏阳地域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格局图即将形成:即中心镇(小城市)、建制镇、中心村相互衔接、功能协调,重点乡镇与一般乡镇互动共进、中心乡镇与边远乡镇协调发展、城镇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又必须以产业为支撑,进而促进“人的城镇化”。
有了就业,进城人口才能稳定下来,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才会牢固。市人社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口7611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7800余人。
“这是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共同推进带来的成果。”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袁远航表示,充分释放就业红利,才能吸引大规模的农民进城镇,只有稳定的就业,以及社会保障服务的全面发展,才会最终实现“农民市民化,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又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今年以来,在以沿溪、古港、三口三镇为中心,新建3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基地,面积达3万亩,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案例
产业互动,推进智慧城镇建设
今年6月,柏加镇在香港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中国安防集团公司拟投资116亿元,建设柏加智慧城镇项目。
依托花木这一极有特色的产业,富有生态优势的柏加镇吸引了金科地产进驻,由此将城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这种以“第一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助推第一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将因智慧城镇的建设,而变得更加多彩。
柏加镇充分发挥长株潭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在原有的交通路网构架基础上,投入资金1.2亿元,建设南横线,目前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
交通便利的同时,柏加镇智慧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今年2月,柏加镇成功获批国家住建部首批智慧城镇试点,成为全国仅有的三家之一,将组建中国最大的高端花卉苗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整合花木产业资源,进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路径
以产业繁荣带动园镇提质
在今年初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园区发展,推进强园造城,统筹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
浏阳的新型城镇化路径,简而言之,就是以产业繁荣加速驱动园镇提质。在国家级浏阳经开区、浏阳制造产业基地、两型产业园的带动下,环绕在园区周边的乡镇加速配套建设,为园区服务,初步形成了以园带镇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今年上半年,浏阳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大围山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建设也在积极推进当中。一西一东,撬起了浏阳城镇化发展新的基点。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园区发展在哪里,附近的乡镇就能以此为依托,实现联动发展。
而这正是浏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条显要路径。园区的壮大需要商业的配套,城镇的繁荣则需要产业的支撑,园镇建设相辅相成,才能实现联体发展。
事实证明,这样的发展思路,已经得到了成果证明,在今年上半年30.96亿元(长沙考核口径)财政总收入中,园区一路领先,配套乡镇则因新型城镇化建设而为其贡献不小。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