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阳某地公开销售的假冒浏阳花炮。资料图片
产品被假冒,正规企业销售受影响不说,有时还要因此为假冒伪劣产品导致的安全事故背黑锅。“打假对于企业来说是比较纠结的,有的企业老板亲自暗访取证,有的却是复杂的心理,为什么?在打假时单个企业精力财力有限,即使当时查了几十件假冒产品,但是案子的后续处理,有很多是不了了之。”太平桥一家花炮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浏阳网7月11日讯(记者 杨成伟 实习生 林婷)
为了取证,花炮老板亲自暗访
对于两年前的那次打假,太平桥的这家花炮企业负责人印象比较深。2011年春节前,太平桥的一家花炮企业就接到了很多关于产品的投诉,比如空排、消费者被炸伤眼睑。由于该厂产品从未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带着被假冒的愤怒,这家企业的老板踏上了打假之路。
“发现是岳阳临湘一家花炮厂所为,我当时带了针孔摄像机,并以订货的借口进到了车间。当时车间正在生产,里面有半成品和来不及装箱的成品。”看着眼前都是写有自己企业名称的产品,这位负责人惊呆了:除了冒自己企业的品牌外,这家企业还仿冒了浏阳其他几个厂子的品牌。
随后,这位负责人向当地质监部门举报,对这家仿冒的花炮企业的各个厂房进行了查封。
虽然艰辛,但是对于有这样的结果,这家企业负责人同时也感到比较幸运。
打假之路的风险
这虽含有戏谑之意,但是打假取证之路的某些场景或许只有在荧屏上才能看到:被围追堵截、被尾随甚至还有被打。
本刊记者曾在2011年12月底跟随浏阳集里出口礼花厂去广丰取证过程中就遭遇了类似情况。
“到达了目的地后,在车间内发现了一张招纸,打假小组迅速拿出相机取证,被发现之后,遭到了对方企业员工的堵截,强行收缴手机并搜查相机存储卡未果之后,并砸坏了一部手机。打假小组随后被推搡着进了该企业,在一小时后才被放行。”
“打假之路取证比较难。”多位受访人士均如此表示。而上述两个事例的一些细节却值得深思。
“当时拿着视频去举报,等到执法时,发现生产假冒我厂产品的生产车间已经没有生产。”太平桥上述花炮企业负责人表示。“在经过交涉之后,又去车间转了一圈,只发现了没有包装的半成品。”
“有些假冒的企业颇有势力,制止不了取证,就动用野蛮的手段。”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浏阳一个乡镇的企业发现了被一家企业假冒,经举报被查后,假冒企业的老板不服,就纠集了一帮人去被假冒的企业闹事。
对于打假,企业心理复杂
“近几年,企业打假维权意识有所增强,在发现被假冒之后,投诉举报的多了一些,因为去协商解决的话,有的根本联系不上侵权方,有的即使联系上了,侵权方也会对制假情况推诿。”湖南众议律师事务所律师、浏阳烟花爆竹总会法律顾问王意忠表示。
“市内打假都这么难,去外省打假也不轻松,有的当地政府或者部门会为假冒企业求情,甚至有的地方政府会对当地执法部门施加压力。即使走法律程序,也是在当地立案,你说难不难。”上述太平桥花炮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浏阳市花炮局品牌科负责人回忆起早几年的一次经历,“当时是去常德的一个县打假,看到介绍信后,当地工商部门很重视,也积极配合打假。可是在第二年又去同一地方打假时,听说当地工商部门还挨了当地政府的批评,后来找到他们,他们也不理了。”
“有的因为侵权方是市内企业,辗转联系大家都是熟人。即使打假,当场查了几十箱货,后续处理达不到预期效果,碍于人情网络交叉和面子,很多人也不想撕破脸。”
出于上述种种情况,品牌科负责人结合前期走访调查估计,浏阳花炮打假的成功率还不足10%。
由于打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维权效果不明显,因企业对品牌重视度不同,不同的企业对待打假往往态度不一,有的企业甚至过分看重眼前利益而陷入到了“赢了官司输了钱”的认识当中,据了解,行业内只有1家公司有专业的打假团队。
制(售)假200万元以上最重将被判无期
据了解,由于烟花爆竹属于危险品,如果烟花爆竹被假冒伪劣充斥,对消费者人身安全将是巨大的威胁,因此,国家对于烟花爆竹行业制假、售假的处理也相对较严。
目前,国家从《质量法》、《商标法》、《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对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假冒行为进行了规定。
2012年9月6日,国家安监总局网站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依法加强对涉嫌犯罪的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刑事责任追究的通知。
《通知》中有条款明确,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及相关行为涉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或不符合安全标准产品,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产品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而《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