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国
8月6日,上海市纪委、市高院党组和有关部门作出决定,对涉及参与嫖娼活动,并引出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上海市高院民一庭副庭长赵明华等人作出开除党籍,提请开除公职等处分。8月7日,最高法发出了情况通报,要求各级法院整顿作风,清除队伍里面的害群之马,坚决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应当说,这是一次地震级别的反腐大行动,单从事件的处理结果来看,足以振奋人心,成为反腐倡廉的一次重大成果。可是此中上海富商倪某的存在,让包括法院中人在内的所有人五味杂陈。因为怀疑自己打不赢官司是因为对方在法院有后台,倪某选择了暗中调查法院工作人员的生活隐私,果真一击即中,“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复仇”。
当前一个普遍共识是,倪某采取的是“非典型复仇”方式,他的出于私利的目的,以牙还牙的偏执,侵犯隐私的行为,无不让人感受到丝丝凉意。而当有匿名威胁电话打过来时,他冷笑着让对方“放马过来”。他自己解释这底气来自于自己就养着一帮小弟,“专门打架的那种”。我不知道这个是否类似于香港某些电影中的情节,只是怀疑倪某被人称作上海的英雄的时候,其实这有些怕人。
类似的例子一桩接一桩。“王林大师”的关门弟子邹勇因为买别墅而同其“师父”产生了经济纠纷,官司没打赢,一怒在“师父”后院烧了一把火,搞得“王林大师”如今惶惶不可终日;纪英男因为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追逐爱情不得,追逐一个安定的家庭不得,发狠将范悦抖出来,上演一出由爱生恨的活剧;网友们因为对杨达才在事故现场还面带微笑极度不满,一通网上人肉,“微笑局长”就此倒台……所有的这些,“大老虎”栽倒,都是栽在制度、法律之外的另一种力量。
《水浒传》第四十九回描写恶霸地主毛太公将猎户解珍解宝射杀的老虎据为己有,诬良为盗,勾结官府,把解氏兄弟打入死牢,后解氏兄弟被孙氏兄弟劫牢救出,诛杀毛太公,投奔梁山。解氏兄弟被毛太公父子欺负,法律途径并没有给他们一个说法,可是他们还有登州军界一把手孙立这样的亲戚,还有顾大嫂能够搭上其他的江湖朋友……比较之下,我觉得倪某“复仇”上海高院法官,类似江湖习气是非常浓的。
曾经听过一个传说,“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对这样的传言当然不可轻信,可一件件“媒体监督”和“网民判案”的事件,正在不断异化老百姓的维权意识,这也是当前的一个基本事实。而且,已经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放话要整顿网络舆论环境,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公众并不排斥乃至日渐开始接受这个传说。
我从来不认为网络就是洪水猛兽,但是也绝不赞成网络评判成为社会的主流;我也不认为倪某采取非常手段去捕捉官员的违法违纪证据就要被上纲上线指为违法,但是我也觉得,同所谓的“情妇反腐”一样,这样的公民行动,其实是行走在灰色的地带,是公民维权成本最高,悲情最浓的方式,是对制度反腐法制反腐的巨大讽刺,对法制和道德的最直接打击是,人们越来越在此丧失信心。
不要讨论倪某到底是罪人还是英雄,也不要八卦纪英男赵红霞等人对于反腐的贡献,他们都是小人物,都是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当中在不断打拼自己的生存空间。值得注意的在于,这些人、这些现象剑走偏锋可能会形成的另一个“江湖”。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