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清扫队”特别低调,一看记者举起相机,都跑了。只剩下15岁的刘志强,下学期即将踏入一中,他觉得学习成绩重要,但是品德同样是他人生的必修课。记者张玲
姑嫂俩一边做生意一边做好事
浏阳网8月16日(记者 张玲 实习生 李双实)近日,西湖山下冒出一对神秘母子,两人拿着扫把沿街扫地。有居民说,隔段时间就能看到他们,不仅仅是西湖山,好像在荷花小区也见过。
是清洁工带着孩子一起扫地?是孩子拉着母亲一同完成暑假作业?众人议论纷纷。
前日,记者接到热心读者丁先生电话:“你们快来!他们又出现了。”
“家庭清扫队”每月出动三次
杨新连就是扫地母子中的母亲,她显得有点不好意思:“我们只是扫扫地,不是什么大事,真的不用报道了。”
一打听,可不简单!杨新连和她大嫂陶天香组成了一支“家庭清扫队”,每个月出去三天,城区各路段她们几乎都去过,坚持下来都有两年多了。
陶天香说,她们老家在溪江乡炭棚村,如今在邮电路租个门面合伙做生意。因为姑嫂都不爱打牌,也不会跳舞,时间空下来实在可惜,就买来扫帚、簸箕,发动全家,帮着扫扫街。
“妈妈不喜欢我们玩电脑,所以一有空我们也去。”刘志强,15岁,杨新连的儿子。这段时间陶天香的儿子杨保也放假了,当天他们去打扫的是另外一条路。
义务打扫有赞美也受过委屈
这支“家庭清扫队”广受居民瞩目。有人好奇他们是谁?为什么出来打扫?有人直接举起大拇指说“家长教得好,孩子也学得好”。当然,他们也受到过委屈。
陶天香说,有次在龚家桥小区,她帮着居民把一袋垃圾扔进了垃圾桶。一个老婆婆看见了,追过来指着她骂,还故意往她前面扔垃圾。陶天香莫名其妙,最后才知道那个婆婆放在门口的垃圾里,还有一些饮料瓶,可能是要留着卖钱。陶天香不知情,给扔了。
孩子们也受过委屈。有次在荷花小区,杨保看到某居民门口长满了杂草,就帮着拔了。没想到一个中年妇女跑出来,很生气,说他把野辣椒苗扯掉了。
“我们在外面从来不和别人对骂。这点我们孩子也做得好,他们从来不还口。”陶天香说,孩子们通过扫地,更懂得勤劳和自理,这让他们觉得比做什么都值。(奖励线索提供人丁先生线索费30元)(小区身边事欢迎拨打记者电话18684892661报料)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