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柏加65岁“镜面人”成功“取胆”

编辑:戴鹏 2013-09-02 10:23:23
微浏阳
—分享—

心肝胃胆全反位,生理功能与常人无异,出现概率为百万分之一

浏阳网9月1日(记者 罗时茂)“这种情况很少吧……”周先生试探着说。其实,不是很少,是极其少,全球百万分之一。

这个极为稀少的概率发生在柏加镇新源村的65岁老人张女士身上,心脏、肝脏、胃等内脏器官全部反位,医学上称之为“镜面人”。如果不是最近感觉肚子疼,家人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这个罕见情况。

真稀奇内脏器官全部长反了

一年多前开始,张女士的上腹部时常胀痛。“以前她忍着我们都不知道。”张女士的儿子周先生说,直到后来母亲出现严重症状,不仅疼痛难忍,还反胃呕吐。

8月中旬,她到医院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她患了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这个病不是大问题。可稀奇的是,医生反复确认检查的片子没拿错后大吃一惊,张女士的主要内脏器官位置竟然与常人完全相反。手术难度比较大,建议她到上一级医院进行手术。

经湘雅医院肝胆肠中心副主任李年丰教授组织会诊,张女士被确诊为“镜面人”。这类患者有的是部分脏器反位,有的全部脏器反位,张女士就是后一种。

检查发现,她心脏有2/3在右侧;胃部本来在中间偏左的位置,她的在偏右位置;胆囊原本在中间偏右的位置,她是中间偏左;肝脏分大小肝,左右两边一边一个,其中大的在右边,小的在左侧一点点,而她也是左右相反。

家人也“吓了一跳,以前从没听过”,因为张女士平时身体硬朗,很少去医院做各种检查。高难度做手术时医生都得站反位进行“(家属的反应)不奇怪。”李年丰介绍,如果不出现身体疾病,“镜面人”的生理功能跟正常人相差无几,“只有在体检时才能发现异常。”

李年丰说,自己从医20余年,这种情况以前仅仅遇到过一例。

在常规胆囊结石手术时,医疗器械设计是根据正常人的内脏位置设计的,面对张女士这种脏器“全部反转”的情况,按照以往的套路操作起来很有难度。在手术台上,医生要站在和常规手术相反的位置。

“手术不光对解剖结构有明显改变,同时要求术者在操作习惯上要适应这种变化。”李年丰教授表示,由于患者的胆管及内脏器官都与常人相反,因而在切除病灶时就显得十分别扭,这要求在手术过程中务必小心谨慎,因为一不小心便可能误伤胆管。8月22日,由李年丰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将引起周围严重水肿的结石连同胆囊一同切除。

昨天下午,周先生说,母亲康复很好,已经能够自由行动。

新闻链接
全反位的“镜面人”只有百万分之一

“镜面人”又称“镜子人”或“镜像人”,即心、肝、脾、胆等内脏器官的位置与正常人相反,所有的内脏器官如同正常人在镜子中的影像一样。“镜面人”是在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与父母体内基因的一个位点同时出现突变有关。

由于只是内脏器官位置发生变化,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未改变,“镜面人”的生理功能与正常人一样,因此对人的健康、生活都没有影响,更不需要手术将其器官重新排列。

权威数据表明:目前这类完全性脏器反位人群,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概率约为百万分之一。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