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男司机“捧红”行车记录仪
记录画面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律师:未改动的视频材料可作证据
浏阳日报记者李丹
微浏阳:成都男司机打人事件除了引发公众对“路怒症”的探讨外,还让部分有车族关注到了另外一样东西,那就是行车记录仪。
最近几天,“成都男司机同款”行车记录仪的广告语在网络上蹿红,各网上购物商城的行车记录仪销量也明显上升。不过也有车主担心,自己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画面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事件之后,不少车主认为有必要装一个
近日,男司机张某殴打女司机卢某的事件在网上持续引发关注。事件开始舆论一边倒谴责打人男司机,后来,男司机家属上传行车记录仪视频,揭示了女司机别车在先,并相互报复性别车的事件真相,舆论开始分化,不少车主开始指责女司机。
“如果没有这段男司机被女司机别车的视频,男司机肯定是百口莫辩,舆论肯定全部偏向女司机。”新手司机赵女士看到视频后表示,“有必要装一个”。
“在网上花了一百多元买了一个。”车主高先生表示,在一年前他便给车子装上了行车记录仪。在此之前,他曾有过一次足可以让人产生“路怒症”的经历:一天高先生的车行至圭斋路与北正路十字路口时遇红灯停车,前头停着的一辆车却突然倒车,尽管他不断按喇叭,还是被对方碰到。高先生要求对方出300元修车费,对方只肯给200元,在他的坚持下,对方赔了300元。
但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随后两车在金沙路上再次相遇,对方一脚油门开到他的车前,然后不断加油又急刹车,如此重复,想以此来挑起事端报复高先生。最后,直到高先生拦下这辆车,准备报警来解决,对方车辆才作罢。有了这次经历后,他便买了一个行车记录仪,“遇到刮擦、碰瓷或其他意外,有理无理都可还原事实真相。”高先生说。
网上销量增加,实体店增量不明显
打开淘宝网,搜索“行车记录仪”,一些网店将“成都男司机同款”作为广告语。有的网店还加上“真正的”、“这才是真正的”等前缀语。行车记录仪根据不同的品牌,机器的稳定程度以及摄像头的清晰度等不同,价格从百多元到近千元不等。一家网店客服表示,打人事件发生后,行车记录仪的销量明显增加,下单客户多了很多。
“这两年来,行车记录仪越来越受车主重视。”一家汽车用品实体店的销售人员表示,虽然最近几日销量没有明显增加,但总体趋势越来越受欢迎。“有些车主去的地方比较单一,停车环境也不复杂,他们就觉得没必要安装;也有一些车主认为装上之后外观有点碍眼。但是,就像买保险一样,装了就多一份保障,在车主当中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
律师观点
未经改动的视频材料可作为证据之一
打人事件后,车主刘先生已经给爱车装上一个行车记录仪,“三百多元买的,高清的,内存多少关键看插入的内存卡多大。”他对行车记录仪本身特点了解透彻,但他不能确定的是“记录仪拍摄的画面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本报常年法律顾问王洪流律师表示,在法律上,任何未经篡改、修改的视频材料,都能作为证据之一,对警方在交通事故责任判定上具有一定参考作用。但是,法律上不会单纯靠视频材料就作出认定,需要综合其他的证据材料。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