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自制宣传片,炭棚美景刷爆朋友圈

编辑:戴鹏 2016-04-21 10:01:42
微浏阳
—分享—

炭棚村鸟瞰图。记者张迪
 
    【炭棚档案】炭棚村:位于关口街道溪江片区东南部,村域面积9.21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252人,贫困户90户。
 
    特点:大溪河与溪江小河贯村而过,大溪河流经村域长度达6.5公里,山清水秀。产业:全村主要以种植蔬菜、经济作物为主。现准备发展生态种植和生态旅游产业。困难:每年汛期洪水导致粮食减产、蔬菜失收;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可用财力不足,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协作组织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
 
    优势:蔬菜种植基础较好,是浏阳市主要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生态环境未遭到破坏,沿大溪河有数个大型河滩,并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浏阳日报记者陈江黄星
 
    浏阳河主要支流大溪河穿村而过,村内地势呈“丁”字分布,青山环绕,绿水潺潺。“要想脱贫,就要充分利用浏阳河带来的各项资源,以集体的力量来发展经济。”站在大溪河畔,村支书黄伏新提出了他的脱贫思路。
 
    趁着浏阳发展浏阳河沿岸风光带的时机,炭棚人也想借助这股“东风”,来发展旅游产业。高坪南车湾的火爆让他们的嗅到了商机,大溪河在这里造就的将军滩、筒车滩、下州滩风景美如画。尽管现在炭棚村村集体负债高,缺少投资资金,各项资源还没有得到开发,但是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炭棚村已经“动”了起来。
 
    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丰富
 
    “我们这里风景绝对不比南车湾差!”黄伏新对于炭棚的潜力非常有信心。大溪河贯穿全村,流经长度达6.5公里,并在这里造就了多个河滩,其中以将军滩、筒车滩、下州滩面积最大,风景也最美。将军滩河滩面积达30多亩,滩上皆为细沙,沙质松软。四周开满了不知名的紫色野花,高大的树木伫立在河道两旁,绿意盎然。河面上不时地有野鸭子还河面欢乐地游来游去,显得春意盎然。
 
    “这里的河滩风景秀美,生态环境保持得很好,交通也比较方便,确实具备大力开发的价值。”长沙市市委党校49中青班的38名学员来到炭棚村考察精准扶贫工作,对于炭棚村的美丽山水纷纷点赞。此外,炭棚村林地面积达88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空气自然清新。“这里有青山,有绿水,有沙滩,有树木,正是周末城里人休闲的好去处,如果将其打造成为浏阳的‘后花园’绝对可行。”黄伏新说。
 
    除了自然风景外,炭棚村还有许多的人文景观。建在石门岩的吴大仙人庙是清代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山顶上还有怪石林立。除寺庙外,村内还有麓院寺遗址等景观。
 
    自制宣传片,火爆朋友圈
 
    “省级贫困村,却美得让人窒息……”在前一段时间,一个摄影工作室发布的一组美照在朋友圈中火速传播,照片中的取景地就在炭棚村。“进入村庄,我们一下子不仅被群山环抱,植被茂盛,树木苍翠,油菜花遍地的景象所吸引,也被扑面而来含着花香的清新空气所陶醉……”。
 
    摄影师们抓拍着飞翔在田野间的白鹭、溪水边正在浣衣的美丽姑娘,留下了一幅幅美好的画面。但是这些摄影师可不是自己主动来的,而是炭棚村邀请其来拍摄宣传片的。
 
    “我们这里的环境好,但是知道的人却少,所以我们就想着拍个宣传片,让外面的人能够直观的看到我们村的景象。”黄伏新告诉记者,拍摄宣传片的想法在他们想要发展旅游业的时候就冒出来,于是他们联系了专业的摄影工作室。尽管最终的成片还在制作中,但是微信朋友圈的美照已经让炭棚小火了一把。
 
    扶贫思路
 
    成立公司发展集体经济
 
    “我们经过商议后,决定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来帮助他们脱贫。”黄伏新告诉记者,目前炭棚村正在积极筹备成立炭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集体的力量来脱贫致富。
 
    蔬菜种植是炭棚主要的支柱产业.“村里面只有两个蔬菜合作社,大部分农户都是各做各的。”黄伏新介绍,村上计划在炭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面设立两个分公司,蔬菜分公司将把所有种植蔬菜的农户、贫困户都纳入进来,统一进行蔬菜生产、加工、运输、销售。
 
    除了统一管理外,炭棚村还将实行“一组一品”,每个小组种植一种蔬菜,并且对蔬菜进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为村民增加收益。
 
    扶贫行动
 
    今年炭棚村将对村内的主要道路进行绿化,计划在道路两旁种植3000棵树木。此外今年也将启动2个文化娱乐广场的建设。并重点打造将军滩幸福屋场,以打造幸福屋场为引子,吸引外来资本进入。
 
    “我们现在对村里的每户人家都进行了动员,并且提出谁第一个办农家乐将让他使用‘炭棚’的名字。”当村支书提出这个想法后,很多村民都积极响应。村民罗文智第一个提出要在自己家搞农家乐,经过激烈的竞争,他终于如愿以偿“战胜了”其他竞争者。
 
    现在“炭棚土菜馆”已经正式开张营业,罗文智已经被准备大干一场了。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