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只要停车桩出现故障,就要马上进行抢修。记者刘谢禹
7月30日下午3点,天空传来几声闷雷,市住建局公共自行车管理办公室的系统显示,城区4处自行车桩发生故障,需要抢修。市公共自行车室外维修组的4位工作人员立即带上工具,赶往出现故障的公共自行车桩。
“打雷的时候公共自行车管理箱容易出现跳闸的情况,最多的时候城区有十多处公共自行车桩同时跳闸,我们需要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修好,方便市民还车和借车。”市公共自行车室外维修组组长陈泽红说。
浏阳日报记者刘谢禹
待修理的机箱热得像蒸笼
下午3点15分,陈泽红来到田家炳实验中学的自行车停放点,由于雷电触发了断电保护,停放点的61个车桩都无法正常启用。“我刚刚准备打客服服务热线,你们就来了。”因为无法还车,市民黎先生十分焦急。
“你先去办事吧,车留在这,我帮你还,放心吧。”陈泽红打开机箱,一股热气从里头传出,狭窄的机箱里遍布着主板、路由器、显示器等多个发热的设备,俨然一个小蒸笼。由于自行车管理箱比较矮小,陈泽红不得不一直保持着弯腰的姿态进行各项元器件的更换。短短几分钟,他额头上布满汗珠。
“主板和排线坏了。”陈泽红细致地梳理着线路,排查故障,停摆了近40分钟的自行车桩恢复了正常。随后,陈泽红对现场的61个车桩进行逐个测试。
“夏天气温高,雷雨多,是硬件发生故障的高峰期,一个管理箱发生故障,几十个停车桩就无法使用,所以无论天晴下雨,只要出现故障都要马上进行维修。”陈泽红说。
入伏以来,爆胎率增加6%
记者从市住建局公共自行车管理办公室了解到,近期浏阳公共自行车的日均使用量为9800人次左右,滚烫的柏油路、高频次的使用,十分损耗自行车胎。
“据我们统计,入伏以来爆胎率增加了6%,现在很多车辆排队等着维修。”市公共自行车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需要维修的车辆较多,现在自行车维修师傅们每天都要加班。
“主要是爆胎。”修理工周斌告诉记者,他目前每天需要维修近二十辆自行车。市公共自行车管理办公室的前坪外停了大量等待维修自行车。由于修理室没有空调,周斌每天都要顶着酷暑工作近9个小时,周末还需要加一天的班,“每天换两套制服,制服上机油和汗水全都混在一起。”
与此同时,周斌的同事谢春耕最近也异常繁忙,由于自行车故障的提高,身为调度组的工作人员,他要不断地对自行车进行巡查,将故障的车辆运回维修室维修,同时及时调配自行车,均衡城区各个公共自行车停车桩的自行车数量。“现在平均每天一个人要搬五十多辆自行车,每辆自行车都有三十多斤,中午调配车辆时,往往全身都湿透。”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