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生源地贷款”助千名学子圆梦

编辑:戴鹏 2017-08-04 09:40:19
微浏阳
—分享—
 
  浏阳多年来无一例违约现象
 
  8月3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自2012年我市正式启动生源地贷款以来,已累计签订贷款合同1538份,发放入学贷款资金1129.3万元,帮助1000余名寒门学子圆梦大学。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的贷款学生也保持着良好的诚信记录,多年来无一例违约现象。
 
  浏阳日报记者罗娜
 
  千余学子获贷款,无一例违约
 
  “老师,这是我的续贷申请表。”8月3日下午,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内,来自金刚镇,即将步入大四的学生杨芳苓正在填写、递交生源地贷款续贷申请表。现就读于昆明理工大学的杨芳苓,父母都在附近的花炮厂做些零工,收入微薄,家中还有一个在上学的弟弟,家庭经济状况一直不太理想。
 
  经济重压下,大二那年暑假,杨芳苓来到教育局办理生源地贷款,顺利贷得8000元。“可能8000元对于很多人而言不算什么,但在我家,却是很大的帮助。”杨芳苓说。昨日,杨芳苓又来到教育局办理续贷,审批完成后,她会获得8000元贷款,“这差不多就是我大四的学费了。”
 
  像杨芳苓一样得到生源地贷款政策资助的大学生,已经有1000余名,目前,市教育局还有40份在办生源地贷款合同。值得一提的是,我市的贷款学生也保持着良好的诚信记录,多年来无一例违约现象。
 
  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徐晨辉自2012年就开始处理生源地贷款工作,他颇有感触,“这项政策很人性化,对家庭有困难、自己上进的学生帮助很大。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还会给我留言,表示感谢。”
 
  跑一次就能办完贷款手续
 
  近年来,我市教育局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完善生源地贷款政策。为了给贫困学子开辟绿色通道,市教育局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明确凡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和高中期间获得过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直接纳入预申请名单,无需到户籍地村(居)委会加盖公章,只跑一次就可以办妥相关手续。
 
  为了方便农村学生的手续办理,市教育局创新实现帮助学生修改申请表中的非原则错误。在此之前,出现错误的申请表需重新打印填写,再在户籍地村(居)委会签字盖章才能继续办理。“我们在办理过程中发现出错的学生并不少,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让他们再跑一趟也比较麻烦。”徐晨辉说。
 
  此外,根据学费及物价上涨的情况,我市进一步提高贷款额度和延长贷款期限,本专科生贷款额由6000元增加至8000元,硕士研究生贷款额由8000元增加至12000元,贷款最长期限由原来的14年延长至20年,还本宽限期从2年延长至3年,并且宽限期内只需还利息,无需还本金。
 
  “学生刚毕业还款压力会比较大,毕业前3年只需还利息,可以减轻他们的压力。”徐晨辉说。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