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心红包的方式,181名成员在一年多时间内,筹集爱心款207000元。”昨日上午,正值开学季,希冀教育助学基金会会长邓武带领志愿者分成三组,走进中和镇各个村、社区,为当地36名贫困学子送去爱心学费。
浏阳日报记者宋攀
65800元挨家挨户送给36名贫困学子
上午8时许,骄阳照耀在中和镇长安村的大地上,袁隆根的老旧土坯房在一处山腰上。今年,袁隆根的二女儿小霞以优异成绩考上湖南科技大学,成为袁家第二名大学生。
家中简陋的装饰与摆设,诉说着这个家庭的困窘。“夫妻俩身体都不好,做不了重活,收入微薄。”再过几天,女儿就要开学了,袁隆根忧心忡忡。
当邓武等人登门送来爱心学费时,袁隆根一时都未能回过神来。“袁大哥,这是4000元钱,希望能为小霞读书提供点帮助。”邓武的话让袁隆根一家感动不已,有了这笔爱心款,小霞今年的学费有了着落,并且邓武还表示,将会继续对小霞进行资助。
绕行山路数里,来到邱辉洪家,这个壮实的男子汉去年因意外导致右手致残后在家休养,他的女儿今年读初中。这次,邓武给他送来了1200元,作为孩子的学费。“老邱身体好时,不仅自己加入了爱心团队,还发动身边不少人加入。”一同走访的志愿者邓敏说。
当天上午,数十名志愿者奔走在中和镇的各个贫困学子家中,36名学生收到爱心学费共计65800元。其中,大学生11名,每人4000元,高中生5名,每人3000元,以及20名初中生和小学生,分别是1200元和500元。
181名普通村民成立教育基金会
去年初,邓武、邓敏等13名中和镇人聚在一起,希望能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建立微信红包群,每人每天发10元爱心红包。”这是13个人的约定。其实,早在之前,他们就已对当地数名贫困学子进行资助,之后,这群年轻人以口头约定的形式开始了爱心之旅。
“去年4月,爱心团队不断壮大,就注册成立了基金会。”邓敏介绍,他们不断吸纳中和镇爱心人士加入爱心团队,目前已有181人。每月9日是爱心日,大家统一捐献爱心,“其他成员并不限定爱心款数额,都是涓涓细流汇聚而成。”
截至目前,希冀爱心助学基金会已经筹集爱心款207000元,先后五次进行了助学活动,包括赞助中和完小儿童节文艺汇演、支持雅山完小校服和课桌购置等活动。
如今,在中和镇每个村(社区)都有一张公示牌,上面详细记录着希冀教育助学基金的介绍与愿景,“希望能吸纳更多人加入爱心之旅。”
□爱心链接
沙市赤马湖义工联爱心涌动
“助学月捐群”,这是由沙市赤马湖义工联组织发起,建于2016年10月的爱心团队,以“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爱心助学,为爱续航”为宗旨,筹集爱心款帮助贫困儿童。
“爱心群员每人发一个30元为起点上不封顶爱心红包,由群管理员收集,作为贫困儿童的助学专用款。”义工李湘介绍,自建群至今已经开设三个群在同时运行,累计筹得资金11万余元,累计资助学生160人次。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