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1.5岁,女:29.1岁
年关将近,眼看回家和父母团聚的日子越来越近,不少市民的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然而,对于“剩男”“剩女”来说,过年的喜悦之中还藏着一丝忧愁。“每年回家过年都会被催婚。”29岁的市民夏女士说:“感觉整个假期都被‘催婚’两个字占据了。”
1月2日,记者从浏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了解到,“剩男”“剩女”实际上已经很常见,我市的男女初婚年龄也有所提高。2017年,我市共有8349对新人跨入婚姻的殿堂,男性初婚的平均年龄为31.5岁,女性初婚的平均年龄为29.1岁,相比2007年,单身男女晚婚趋势明显。
浏阳日报记者刘谢禹
初婚平均年龄提高了三岁
根据浏阳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数据,2017年,我市共有8349对新人跨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的人比2016年少了838对。而对比2007年的数据发现,男、女初婚的平均年龄也有所提高。2007年,我市初婚男女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8.4岁和25.5岁,而2017年我市初婚男女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1.5岁和29.1岁,十年之间初婚男性的平均年龄提高了3.1岁,初婚女性的平均年龄提高了3.6岁。
“现在年轻人对于结婚考虑较多,住房等物质条件往往迫使他们延迟结婚,而80、90后这批人往往都比较注重享受,不少人都是月光族,因此虽然眼看年龄增大,却迟迟不愿意结婚。”在婚庆行业工作近十年的肖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主持婚礼遇到的新人的年龄也是一路上涨,“今年我有几个客户,男方结婚时都四十多了。”
除了物质积累和生活观念的影响,资深婚恋情感导师张晓阳认为,促使年轻人结婚偏晚的另一个因素在于学业。他认为,很多人往往是本科读完读硕士,甚至接着读博士。由于读书期间结婚不太方便,许多人都是完成学业才结婚,而那时年龄也就不小了。“其实年轻人晚婚也是一种心智成熟的体现,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婚姻有了更强的把控,不是一味地随大流,草率结婚。
“剩男”“剩女”担心被催婚
“每年回家过年都会被催婚。”今年29岁的市民夏女士在长沙工作,随着年龄的增大,父母开始变着法子安排她相亲,希望早日能抱上外孙。
“婚姻是急不来的,必须要有合适的人才行,这可是人生大事,马虎不得。”夏女士坦言,每年回家面对父母的催婚都会十分烦躁,“总是拿我和那些结了婚的同学、朋友对比。我感觉我现在挺好的,他们却干着急。”
面对父母咄咄逼人的催婚攻势该怎么办呢?张晓阳表示,受限于眼界和自身成长环境,父母和子女之间往往存在不可避免的代沟,这其中也包括婚恋观。
“面对父母的催婚,子女要尽量用一种理性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可以和父母多交流一些自己的想法,打消他们的顾虑,而不要一味地逃避问题或者顶撞父母。”张晓阳说。
□新闻延伸
如何看待催婚?
“稍微晚一点结婚其实对于当事人更好,这样一来,他们的心智和眼界都可以更加成熟,懂得去经营自己的婚姻,婚后幸福感会更高。”张晓阳表示,父母在催促子女成婚时应该多与子女谈心,分析子女晚婚背后的原因,如果其中有父母能够帮助解决的,父母可以尽量帮助子女解决,一味催促只会适得其反。“还有一部分年轻人由于自身心理原因有恐婚的心态,这时候可以求助心理医生进行开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相关新闻
再婚率上升近20%
除了初婚年龄增大,记者发现,十年来,我市的再婚率也大幅提高:2007年我市的再婚率是7.8%,2017年我市的再婚率达到了27.2%。
究其原因,张晓阳认为,这与日益增长的物质追求、精神追求有关。
“随着物质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对于婚恋的看法也更加理性,因此大家对于幸福的追求变得更加坚定。同时,再婚率的提高也反映着人们心智的成熟和眼界的提高。”张晓阳说:“无论是一婚还是再婚,都是大家平等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
□声音
网友“柒柒”:我今年27岁,我爸妈认为26岁或者27岁是生育的黄金年龄,因此一直催促我结婚生子。甚至在他们看来,女孩子到了适婚年龄还没有男朋友是一件让家里丢脸的事情。但是我感觉单身挺好,不想太早结婚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
网友“177”:我今年31岁,在一家国企上班。随着我表哥表妹等亲戚先后结婚生子,我成了家族同辈人中唯一的单身汉。为此,父母多次安排我进行相亲。其实我自己倒也不抗拒相亲,只是很多时候都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就没有谈下去。最后,父母往往会嫌弃我太挑剔了。其实我自己也急呀,但是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
市民谷先生:对于结婚,我一点都不着急。因为我自己对现在的工作还不是很满意,因此,我想等自己安定下来再考虑结婚的问题。我的家人也一直催我早点结婚,希望我过年时能将女友带回家。我还是希望等条件成熟一点再结婚,有点积蓄后,负担会小一点。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