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看病,发现这位医生有点不一样。”日前,本报热线83830000接到市民兰女士的爆料,说有位诊所医生四十七八岁了在学古筝,病人们听她弹琴,感觉病痛都减轻了,“她让我觉得有一种很积极很乐观的正能量。”
浏阳日报记者张玲
打着点滴听医生弹一曲
昨日,福临世家小区路上,一阵古筝声从一个小诊所传出来,吸引了附近环卫工人、抱孩子的街坊驻足停留,诊所内四五位病友更是眯着眼睛在倾听。应病友们之邀,医生谭秀梅正在为大家弹奏一曲。1970年出生的谭秀梅是眼科医生,在福临世家附近开了一家谭眼科诊所。谭医生穿着白大褂,处理完病友的病情后,坐下来抚琴。古筝韵律古朴,琴声悠扬,自带一种静气凝神的功效。
大撮小撮、勾抹托……只见谭医生十指翻飞,小诊所充满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动听旋律。接触古筝,是2016年7月份,远在台湾的伯父托人给她孩子送来一套古琴,因为孩子正在上高中,学业比较繁忙,谭医生听这古琴音色很美,就请教了音乐老师。
后来,谭秀梅觉得古筝音色更好听,跟老师学完古琴后又买了一架古筝。
一天晚上,谭医生将古筝带到诊所,因为怕自己“年纪大了才开始学,会五音不全”,特意跟病友们打了招呼。没想到大家都不介意,一位听琴的病友回家后还给她发来短信,说她当时因为病痛和其他诸多挫折,情绪很不好,但是谭医生的琴声打断了她满脑子的悲观念头,听完后满心感激,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
“听到病人跟我说的心里话,我很感动。”谭秀梅说,从那以后,她常把琴放在诊所旁诊所旁,和病人们聊聊天,弹弹琴。为了给大家树立榜样,她在极少的时间里勤学苦练,初学一年就考过了古筝五级,琴声也越来越优美。很多病人都反映,谭医生医术精湛,而听谭医生弹琴,打点滴也不觉得那么枯燥了,注意力一分散,病痛也减轻了。
医身医心,传播正能量
2017年年初,谭秀梅又触动了文艺细胞,她每星期抽两小时去学国画,在诊所下班后还独自练习,花草、鸟兽、山水……进步很快。爆料人兰女士说,她的很多习作都被病友们看中并带走,大家对她边工作边学古筝、学国画的精神尤其支持点赞。
谭秀梅说,当医生23年了,她见过很多病人情绪低落、灰心失望,这些焦虑、忧愁、烦恼比病痛更折磨人,破坏力更大,所以她特别能体会有些病人无依无助的感觉。当她跟病人们说自己能不能一年学好古筝、学好国画的时候,她能感觉到,病人们也开朗活跃起来,很多病人感叹说,谭医生都快五十岁的人了,还能这么积极向上,自己也不能放弃!
“实际上,我也一直在寻找这种不放弃的动力。”谭秀梅说,曾经她也很迷惘,直到后来她有了工作,有了家庭,又有了如今爱挑战爱学习的生活,她才觉得,生活是自己的,一切都应该乐观、开朗,只有自己积极对待,心怀感恩,才能成就更美好的人生。
再次抚琴一曲《战台风》,琴声急促,激励昂扬,病人们都不自觉坐直了身子,引颈倾听。家住太平桥的病友叶女士不断点头:“弹得真好!谭医生是在看病,也是在帮我们建立信心呢!”
(奖励爆料人兰女士30元线索费)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