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洗着澡,突然倒在了浴室
在寒冷的冬季,洗个热水澡,本是一件惬意的事。但前几日,家住永和镇的张大爷却因洗澡,住进了医院,现在还在重症监护室。
昨日,记者从市人民医院和集里医院了解到,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因洗澡方式不当,被脑出血、中风、休克等重症“突袭”,从浴室直接送进了医院。
医生说,患有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老年人洗澡时,尤其要注意谨防中风的发生。
浏阳日报记者潘思荣
病例
冷天洗澡不当引发脑出血
家住永和镇的张大爷今年72岁,是个高血压“老病号”。前几日的一个晚上,因白天没有太阳,张大爷只能晚间洗澡。
进卫生间还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张大爷的儿子突然听到“咚”的一声,感觉情况有异,在门外连喊父亲几声,卫生间内却没有应答。
张先生见势不妙,忙把卫生间的门踹开,只见热水龙头仍在热雾腾腾地喷水,父亲倒在地上,已经不省人事。随后,张大爷被紧急送到市人民医院,被诊断为脑出血,幸亏抢救及时,才保住性命。
“为什么会突然脑出血?”张先生不解,医生告诉他,人从寒冷户外进入室内洗澡,受一冷一热刺激,血管从收缩急剧变为舒张,对老年人的血管挑战非常大。张大爷因为有高血压病史,脑血管急速收缩舒张,导致脑血管爆裂出血。
问诊
等体温适应浴室温度再洗
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根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每年冬天,医院都会接诊数十例“来自浴室”的病人。
冬季本来就是心脑血管发病的高峰期,此时若洗澡方式不当,“老病号”们便很容易被“击倒”在浴室。其实,对于老人来说,水温过高、长时间的泡澡也是具有危险性的。
张根平建议,洗澡时最好的顺序应该是先冲四肢,然后是躯干,最后是头部。这样身体的大血管不会马上经受温度的剧烈变化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同时,他也建议,老人在洗澡前可以先喝杯热水,补充全身的血液容量;提前几分钟打开浴霸或热水,以免因温度落差大,血压骤然升降而引发意外;对于患有严重高血压病的老人来说,可以遵医嘱在洗澡前服一些预防性药物;洗完后可再喝1杯热水,休息半小时后再进行其他的活动。
□小贴士
洗澡只是心脑血管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张根平指出,洗澡只是心脑血管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洗澡可能引起中风,但前提是身体病了,中风的发生多数是在自身病变(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上,加之多种因素作用而发生的。
洗澡引起中风的关键并不在于洗澡本身,而是洗澡方法不当。比如,环境温差大、水温太高或太低、时间过长、饭后立即洗澡等。所以说,洗澡时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问题并不是洗澡本身。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