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部门:去年有11人上交野生动物13只
浏阳日报讯(记者罗时茂)回家一开灯,发现家里来了个不速之客,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只体型不小的怪鸟。1月15日晚,家住集里街道的唐女士一家想方设法把怪鸟弄进笼子里后,打电话给了市林业局工作人员。
“我们家来了一只怪鸟……”1月15日晚8时,市林业局林政执法大队的李强接到唐女士打来的电话,连夜赶了过去。
原来,当天傍晚,唐女士一家人回家后,打开门,听到大厅内有响动,开灯一看,是一只头圆圆的怪鸟,眼睛直直地盯着这家人。奇怪的是,这只看上去令人恐惧的怪鸟在开灯后,却一动不动。
于是,家人想方设法把怪鸟弄进一个笼子里,并通知了李强。
怪鸟是哪来的?唐女士回忆,家里的窗户白天没关,可能是从窗户闯进去的。
“这是一只猴面鹰,是保护动物。”对唐女士和家人的做法给予点赞后,李强将猴面鹰带回了市林业局。
昨天上午,记者在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中心见到了它,工作人员介绍,猴面鹰是夜行动物,怕光,所以特地在笼子外面用东西覆盖遮光。从体型来看,这是一只成年猴面鹰,虽然蜷缩着,但站着高度约25厘米。脚杆粗壮,爪子锋利。
“没受伤,它的状态还不错。”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专家陈华介绍,这是一只迷失的猴面鹰,学名叫草鸮,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将在夜间放归自然。
陈华说,草鸮是猛禽类动物,野性足,容易伤人,他就曾在救治一只草鸮时,左手虎口被锋利的爪子刺穿。
据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统计,去年共有11位市民直接送或打电话通知林业部门,上交捡到的活体野生动物13只,都被放生。发现地点有城区,也有乡镇。其中绝大部分为鸟类,不乏角鸮、长耳鸮、鹰隼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
陈华提醒广大市民,发现野生动物后应立即报告,不要徒手去捉,一是避免受伤,二是野生动物在长期在野外生存,容易沾染病菌,徒手接触容易传染、传播病菌。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