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从2月1日开始,为期40天的“春运模式”开启。春运首日,浏阳汽车西北站发送旅客3000人次左右,相较平日,没有出现客流陡增情况。(2月2日《浏阳日报》)
春运大幕徐徐拉开,在这场被称为“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如何让人们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已成为绕不过的当务之急,对职能部门来讲则是一场责任大考。
春运,安全是头等大事。无论回家的心情有多么急切、运输的任务有多么繁忙,首要的是安全意识不能丢、侥幸心理不能有。毫不讳言,由于出行人员激增、客运需求猛增,春运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考验。一方面要严防死守,从交通设施的安全检查维护,到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再到交通违法行为的严查严处,每个环节都要有专管之人,每个人都应有专管之责。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让守规矩、讲文明成为不可逾越的底线。比如,不携带危险品上车,不坐超载车、不上“黑车”,不插队……这些事情做起来并不难,却能让大家都走得平安顺畅。
面对出行新要求、民生新需求,改善春运服务永无止境。随着我市交通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春运服务的着力点不单单是放在增加运力、调度协调上,更应用专业的眼光去发现乘客的潜在需求,加快实现“走得动”到“走得好”的转变。从交通信息发布、订票买票,到进站上车、旅途服务,再到接车接机,春运体验的好坏,根本在于服务是否贴心、措施是否暖心。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市多个部门想乘客之所想,急乘客之所急,把民生情怀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方方面面,切实将春运服务做得更扎实、更贴心。有时一句问候、一个温馨提示、一杯热水,都能成为万千旅客心中的温馨回忆。所以说,从硬件到软件,从全局到细节,我们都要细致入微、体贴入心。
春运要多一些“春天的感觉”,只要始终坚持民本取向、服务导向,用心备战、用功迎战,把住每一道关口,抓好每一个环节,严格每一项制度,就一定能让每个人都平安出行、顺利到“站”,再远的路,也能成为平安顺意的泰途。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