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希望“有偿救援”让“山寨探险家”止步

编辑:戴鹏 2018-02-07 10:19:22
微浏阳
—分享—
 
  史洪举
 
  驴友救援由谁买单,一直是热门话题。在黄山,这一问题有了定论。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黄山市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办法》规定,该景区今年将启动实施有偿救援,对违规逃票私自进入或不听劝阻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陷入困顿或危险状态等情形,求救的游客或驴友,将由旅游活动组织者及被救助人承担相应救援费用。(2月5日《安徽日报》)
 
  无偿救援也好,收费救援也好,均需要耗费巨大成本。据报道,四川亚丁景区每次搜救平均派出30人,时间基本为2至3天,即便在淡季,搜救成本也在3万元以上。
 
  高昂的成本让很多景区难以承受。尤其是,一些驴友未经许可或备案擅自进入禁区而遇险,救援人员也很难预见险情程度,面临着相当高的危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搜救人员冒着风险救援犯错者,就该让犯错者承担相应成本,这也是对权责一致社会治理原则的体现,否则就可能形成负面示范,让公共资源被无端浪费。
 
  户外探险不是随意冒险,更不是不顾险情、无视警告的“偏向虎山行”。当然,推行有偿救援时,理当平衡好景区和遇险者的正当权益。只要驴友遇险,无论其是否属于违规探险,均应先行采取救助行动,事后再综合评判驴友的过错程度,对其施加罚款或向其追偿合理的救援费用。这种“两笔账分开算”的做法,既体现了生命至上理念,又提高了任性冒险的成本。进而让驴友理智慎重,多些对大自然、生命、规则的敬畏,少些不负责任的随意冒险。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