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文端正在新月半岛小区内投递报纸。记者彭红霞
人物名片:程文端,浏阳河发行投递公司投递员,每日邮路34公里。
奋斗心声:干一行,爱一行,除非不干,要干就干好。
2008年冰灾期间“临危受命”上岗,从冰天雪地开始,程文端一干就是10年;每天要送上千份报纸,他将邮路划分成17张路线图,即使在2200多户的大型小区里,也能精准投放到位,门道比小区业主还熟悉……
每天清晨,当您藉由一份充盈着墨香的浏阳日报来了解这座小城发生的大事、新鲜事时,是报纸投递员用脚步,打通了连接您和这座城市沟通的最后一公里。
浏阳日报记者罗时茂
邮路绘成17张路线图,比业主还熟悉小区
4月23日清晨5时,住在农副产品大市场的程文端会准时起床,然后到达位于孙隐路的浏阳河发行投递公司。送报纸的车一到,他就和其他投递员立即卸货、分拣。早晨7时,将装满报纸的邮袋挂上电动车,朝天马路方向赶去。
天马路沿线是程文端的投递区,共有1013份浏阳日报需要投递到订户手中,其中包含多个大型小区。要在几个小时内将上千份报纸精准无误投递到位,这对常人来讲,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但程文端有秘诀。
“都在这里。”他掏出17张写满地名、楼栋号、订户名、报箱号码的A4纸,就是他的路线图。就拿新月半岛来说,整个小区入住2200多户,有400多位订户,程文端说,转一圈就有3公里长。为了不走回头路,他从小区最外面的一排楼房开始投递,一排排扫楼。每个单元一楼都有个标着每户门牌的收纳箱,他能将对折的报纸准确插进订户的箱内。
“是我的订户我都贴了标签的。”原来,他用心地在订户的箱门上贴了红色标签。在楼栋间快速奔走,程文端说,一期有103个单元,只有2个单元没订户,“很多业主都搞不清,经常有人找我问路,我说‘嗨,你问对人了’……”
投递过程中最苦的是下雨天
今年是程文端干投递员的第10个年头。2008年1月,罕见冰灾来袭,一名女投递员吃不消,程文端“临危受命”上岗。那段时间,他每天早晨7时上班,700多份报纸要到天黑才能送完,一度也打起“退堂鼓”。
10年来,他从未与订户发生过冲突,也没有因投递不到位被投诉。他还负责8个户外阅报栏的报纸更换,开锁、取旧报纸、换新报纸、上锁,动作干净利落,时间掐到分秒,“最多5分钟。”
“对工作要负责,不能随便,更不能偷懒,要不然就搞不好工作。”程文端说,投递过程中最苦的,不是寒风,也不是日晒,而是夏季的下雨天,“雨衣、雨裤、雨靴全副武装,里面全部汗湿。”
遇到雨雪天,有订户会体贴地说“迟点送也没事”,他则认真地说:“那可不行。”有的订户出去旅游,会要他帮忙把报纸收着,回来一起送,他就真的把报纸拿回家保管着。
去年,妻子摔伤骨折,他护送到位于社港的市骨伤科医院后就回来,一直没请假,坚持周一到周五送报纸,周末才去照料。“家人都知道这工作请不了假,别人也代替不了,随便一个人,一天送一百份就不错了。”
正是有他这样认真,每一天,浏阳日报才能与您如约见面。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