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推行垃圾分类法,小河乡垃圾减量30%

编辑:戴鹏 2018-05-07 10:02:37
微浏阳
—分享—
 
  走进小河乡田心社区,宽阔平坦的道路两侧随处可见垃圾分类桶,每户门前两个,一个可回收,一个不可回收,每隔30户,还放置有毒有害垃圾专用垃圾桶。自去年6月开始推行“五点减量法”垃圾分类以来,小河乡的村民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放入垃圾桶的习惯。
 
  去年11月,小河乡顺利通过长沙市垃圾分类减量示范乡镇创建验收,成为浏阳唯一、长沙第一个现场通过的乡镇。而对于居民们来说,改变更是明显:村子变得干净了,生活的环境也好多了。
 
  浏阳日报记者罗娜
 
  分门别类处理,全乡减少30%垃圾
 
  “我们这里的卫生环境越来越好了。”小河乡田心社区,居民周才辉对家门口的变化赞不绝口。
 
  随着集镇的开发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兴起,近年来,小河乡集镇常住人口和游客人数持续增加,环境卫生的压力也日益加大。全乡出现了垃圾量增大、垃圾转运成本增高等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去年6月,小河乡多次组织村民召开座谈会,探讨解决垃圾污染的办法。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小河乡创新提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五点减量法”。
 
  “‘五点减量法’就是卖一点、沤一点、埋一点、运一点、收一点。”小河乡人大副主席邹智说,在垃圾处理过程中,纸类、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卖给专门废品站;食品果壳等可降解垃圾进行集中堆沤;建筑垃圾用于填坑铺路;一次性杯子等垃圾集中转运至乡垃圾中转站;废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进行集中回收。这一措施得到了全乡群众的拥护和积极参与。据小河乡政府统计,到去年年底,全乡已实现垃圾减量30%,生态环境改善明显。
 
  保洁员当“分拣员”,垃圾二次分类
 
  在做好村民垃圾分类的同时,小河乡的垃圾收集、处理工作也在不断推进。按照每150户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小河乡将全乡划为28个责任区域,并设置了4700余块标准化“庭院三包”责任牌,配备了5000余个垃圾分类桶、22辆垃圾分类车,5个村级垃圾分拣中心,1个乡垃圾分类集中回收处理总站。
 
  同时,在具体操作中,小河乡安排保洁员分区域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每天,保洁员上户将垃圾回收至村级垃圾分拣中心,然后充当“分拣员”,在分拣中心将垃圾进行分拣之后,将可回收垃圾送到专门废品回收站售卖,售卖所得归保洁员所有。
 
  保洁员钟光南说,“工作中切实感受到了,环境是真的越来越好了。”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