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前渴望离家更远,现在要陪母亲慢慢变老

编辑:戴鹏 2018-05-14 10:16:31
微浏阳
—分享—
 
  “养儿方知父母恩。”或许在自己拥有父亲或母亲的身份之前,你我都不曾真正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叛逆,认为父母的唠叨是一种阻碍,是一种束缚,我们想要逃离,我们想要“自由”,而在明了父母心后,却发现我们依然是母亲牵在手中的风筝,飞得再远,线的另一头总连着母亲。
 
  1985年的李彩凤便经历了这样一个心路历程,她叛逆,渴望离家更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成为一名“母亲”后,她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今年的母亲节,她写了一封3781个字的书信,作为送给母亲的一份特殊礼物。
 
  浏阳日报记者唐娇
 
  当年儿时离经叛道,渴望远离母亲
 
  “我的母亲,一个黝黑微胖的北方女人,嗓门还很大。”李彩凤在信件中如此写道。李彩凤是家中的长女,父母在她的身上倾注了很多期望,希望她成绩优异,各项表现突出,于是会经常唠叨。
 
  “我觉得那是一种累赘,是一种束缚,这让我从小就下定决心离家远一点。”李彩凤回忆道,自13岁开始,她便独自前往离家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县城求学,“那时我认为这就是自由。”
 
  母亲袁月平心中担忧女儿,于是她前往女儿求学的学校进行探望。“而那次探望在我看来也是一次打扰。”李彩凤回忆道,她与母亲见面后大吵起来,并当场离开,留下母亲一人偷抹眼泪。
 
  特别是高考失利后,李彩凤心中郁结,情绪脆弱焦躁。她开始和母亲有了更多争吵。随后李彩凤开始了离家出走,留下母亲和父亲红着眼,整天整夜的寻找,找遍了县城所有网吧、超市,以及他们所能想到的地方。
 
  “现在回想当初,觉得自己当时有点‘浑’,太对不起母亲了。”李彩凤说,她特别希望通过信件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歉意,虽然她知道母亲并没有从心底里责怪过自己。
 
  如今明白母爱伟大,长信感恩母亲
 
  出生在河北石家庄,大学在内蒙古就读,硕士研究生在湖南学习……2011年,李彩凤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仍然没有选择回家。通过浏阳的专业人才引进考试后,她只身来到浏阳工作,一路从北走向南,随着年龄的增长,距离的变长,李彩凤对母亲的想念却越来越浓。
 
  2016年10月,李彩凤自己做了母亲,在生产前半个月,她的母亲袁月平大包小包从河北老家赶过来,里面装的全是自己一手一线缝制给宝宝的衣服、枕头、被子,“这是母亲第一次出远门,我感觉她对我的爱已经延续到了我的孩子身上。”
 
  成为母亲后,李彩凤似乎懂得了母亲之前的唠叨,“这其实是一种很甜蜜的幸福,父母都希望护你周全,希望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子女,让子女少走弯路。”
 
  “我现在很感恩母亲,感恩她给了我生命,并且让我健康快乐地成长。”李彩凤羞涩地说,自己希望用另外一种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恩之情。
 
  于是,李彩凤选择写信作为节日礼物送给母亲。
 
  “以前送给父母的礼物,可能更多的是物品。”李彩凤说,现在她意识到,陪伴才是最好的礼物,“现在我的内心特别富足。”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