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带孙这件事,到底该不该?

编辑:戴鹏 2018-06-04 09:55:58
微浏阳
—分享—
 
  女儿一个电话,老人失眠了
 
  浏阳日报讯(记者张玲)居民许女士今年66岁。这几天,老人外出总是能收到许多道喜,她的小女儿日前顺利产下二宝,为她再添一名小外孙。
 
  不过,老人还没开心多久,就开始失眠了。“妈,你快来帮我带二娃。”就是这通来自江西的电话,让老人为难。
 
  老人育有两子一女,两个儿子在浏阳,女儿嫁到了江西。这些年来,老人浏阳、江西两地跑。先是大儿子家,然后是小儿子家,等女儿有了孩子后,她又跑到江西,都是帮着子女带孩子。
 
  去年,许女士的老伴病重,她紧急回到浏阳照顾老伴。半年后老伴还是撒手离去了。“老伴过世时,我心情压抑,那时很多朋友来劝我。”许女士说,为了帮助她,邻居带她报名老年大学广场舞班;以前的老朋友则教她太极拳,陪她散步;她还在社区的邀请下,报名了志愿者……老人慢慢走出阴郁,开始自己的生活。
 
  如今,女儿生了二孩,又催她去帮忙带崽了。“我身体好是好,带孩子也还做得来,但是……”老人说,她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生活,早上和邻居一同去买菜,晚上和朋友一起去散步,每周去老年大学上一次课,有时间还能去社区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她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规律。
 
  老人说,带孙是个累活重活,同时还是个“委屈”的活。有次她吃东西时顺便喂孩子吃了一口,女儿看到了就提醒她孩子免疫力不好,不能和孩子同食。她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心里难受了好久。“我朋友都劝我,儿孙自有儿孙福,应该放手了。”许女士说,她这两日失眠,也在想这个问题:为三个子女都带了一孩,也算是一碗水端平了,晚年的她还是希望有自己的生活,开心过好每一天。(应被采访人要求,文中人物名字为化名。)
 
  □各方观点
 
  “孩”是这个问题帮与不帮,怎么样帮?
 
  帮子女带孩子,相信很多老人都非常乐意,但是二孩政策放开后,老人们有些为难了。
 
  有老人说:为难之处在于,如今的年轻人压力的确大,子女都是背负着房贷、车贷,生个孩子也“贵”得很,尿不湿、奶粉、早教,哪个不要钱呢?如果自己不帮忙带,请个保姆也请不起啊!可是自己年纪大了,心有余力不足,如果再帮着带二孩,等自己走不动了,会不会遗憾晚年都没出去走走看看呢!
 
  63岁的居民谭女士说,其实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哪个还有体力、精力去帮子女照顾二孩呢?说直白点,那些帮忙带孙的老人,都是心疼、体谅自己的孩子。
 
  “当然是应该遵从老人的意思。”退休老师吴孝根认为,带与不带都应该是子女先咨询父母,而不是“要求”,有的老人精力旺,愿意带,那更好;有的老人想要自己的晚年生活,子女应该体谅,不要明里暗里说一些让老人不开心的话。“就算老人愿意帮忙,实际上也要有个度。”吴孝根认为,“隔代抚养”对老人、孩子都不好,只有“隔代帮忙”才是家庭人伦的温暖所在。
 
  □专家看法
 
  “帮带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法律专家王洪流(本报常年法律顾问):从法律角度来说,父母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对其子女有法定抚养义务,而祖父母对孙辈并没有抚养义务。愿不愿意“带孙”,归根结底是老人自己的选择,子女不能强求老人帮忙带孩子。
 
  心理专家易大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帮带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如果老人有精力带孩子,当然是件挺好的事,可以增加与孙辈的感情,也可以让子女少点后顾之忧。但还是要老人先顾及自己的健康再考虑其他。实际上老人身体健康,也是对子女最大的帮助了。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