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11时,达浒镇的许多居民发现,这会儿本该安安静静的“村村响”喇叭,忽然间开始广播起来。仔细一听,广播的内容是全镇7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的个人信息、案情简介、欠款金额等资料……
  原来这是市人民法院采用的促执行新举措,通过“村村响”广播系统,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精准覆盖其生活圈、朋友圈,营造高压舆论环境,促其履行义务。
  浏阳日报见习记者何正章通讯员张丹枫
  试点
  达浒镇80个“村村响”播放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为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要求……现敦促被执行人依法主动履行义务,特通告如下……”6月9日上午,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浏阳市人民法院正式通过“村村响”广播向全市人民播报《关于严厉敦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通告》,全市32个乡镇、街道,320余个村、社区的1万余个喇叭同时“发声”。
  除发布通告外,市人民法院首先在达浒镇进行试点,通过80个“村村响”喇叭,向全镇202平方公里内近3万居民播放了达浒镇7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精准覆盖其生活圈、朋友圈,营造促其履行义务的高压环境,鼓励广大听众向法院提供失信被执行人线索。
  推广
  每天定时“发声”助力执行
  据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李维介绍,在执行过程中,部分被执行人存在逃避执行的现象,早早转移名下财产,人躲起来,导致执行法官经常扑空。
  虽然有限制高消费等措施对其施以惩戒,但有些失信被执行人仍旧不为所动。现在通过这种广播曝光的新方式,可以使周围人了解到失信被执行人的情况,使其受到社会舆论谴责,切身体会到不诚信的危害和代价,敦促其还款。
  下一步,浏阳市人民法院将继续录制未履行义务被执行人信息音频,在浏阳32个乡镇街道全面铺开,轮流播放各自乡镇街道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每天上午11时30分、下午6时各播放一次,一周内播完全部乡镇,暂定播放半年时间。
编辑:戴鹏
                微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