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规划锻炼,他为骑行准备一年
“骑行老人”挑战川藏线
谁说老人就不能骑行川藏线?谁说年纪大了就应该混日子?
昨天上午,在大瑶镇华园村,67岁的黎天喜正在收拾行李,一辆山地车,三个行李包。他不是准备去探亲,而是准备独自骑行挑战318国道川藏线。昨晚11点,他坐上了飞往重庆的飞机。到重庆后,他将跨上山地车,踏上骑行川藏线的行程。
独自骑行川藏线?这可是一般年轻人都不轻易做的挑战,而黎天喜都已经67岁了!“谁说老人就不能骑行川藏线?谁说年纪大了就应该混日子?”黎天喜说,“老年人也可以有梦想!”
浏阳日报记者张玲
准备了一年,他终于出发了
黎天喜是个普通农民,去年6月份,他爱上了骑自行车。正巧有一支车队计划骑行去西藏,他立刻报名了,可对方拒绝了他。黎天喜是个耿直的人,他决定:自己去!
为此,他从去年就开始做准备:有规划地锻炼自己,首先当然是体验长时间的骑行。他每天坚持骑行30公里以上。家门口有座长步岭,光上坡就有10公里,一路上山几乎没有平道。黎天喜天天去挑战,以前需要69分钟,如今只需57分钟。
要在川藏线上骑行,黎天喜查看了一下路线,将遇到14座大山和4条大江。为此,黎天喜经常去挑战高难度骑行。有时上午把事做完,中饭都没吃,他就出发骑行了。从家中绕到普迹,走官庄水库,经过醴陵,再回到浏阳。这样的行程足有120公里,要花费七八个钟头。有一回,晚上9点,黎天喜还在回家的路上。自行车灯泡突然坏了,周边一片漆黑,恐惧感从心底泛起。“我突然想到,这就是挑战啊!”黎天喜说,要在川藏线上骑行,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其间说不定还会遇上风霜雪雨。身体上的饥饿劳累加上独自在路上的孤独,很容易打垮骑行者。“心中有明灯,必须坚持到底!”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黎天喜坚持摸黑骑回了家。
为增强身体素质,黎老爹还每天坚持做俯卧撑。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具备骑行进藏的条件后,他决定出发了。
人到晚年,也可以有梦想
因为没有人同行,黎天喜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独立团”;为鼓励自己,他还给自己准备了一幅对联:追寻茶马古道,弘扬长征精神!
老人要骑行川藏线的消息让邻里非常震惊。居民吴先生表示,要花一个多月时间去骑行,冒着风霜雪雨,还可能遇到各种危险。太让人敬佩了!
“也有人表示不理解呢,说老了还折腾什么。”黎天喜笑着说。去年在朋友陈海早的带动下,他爱上了骑单车这种运动方式。从那时起有人就善意提醒他:一个老人骑什么车?还爬山?多危险啊!得知他还把骑行川藏线当做晚年目标,朋友们更是评价他“老了还任性!”
“我不在意别人的说法。”黎天喜说,他有位亲戚,只比他大一岁,但整天都把自己当做老人家,一说话就是老啰老啰,混混日子算啰……“为什么要这么消极?我就不服老呀!”黎天喜说,老了也一定要有所乐。他此行的目的,就是向和他一样的老人们证明一下,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还是有很多可能。“老了可以有梦想,老了更可以实现梦想,一切都在于你愿意去尝试,去做!”(奖励线索提供人宋先生线索费30元)
相关链接
可以“任性”,不能“鲁莽”
老人骑行准备很充分
黎天喜的行程原本定在端午节,就在他告知家人时,子女站出来反对了。自家人更有理由担心——都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还挑战骑行川藏线这么高难度?太任性了!黎天喜的大儿子黎催表示,毕竟这是老人的梦想。“虽然是任性,但我们还是支持他。”黎天喜的小儿子黎促则表示,既然是想挑战,那么骑行路线稍作调整,把从浏阳骑行出发变成从重庆骑行出发,这样可以缩短老人一些路程,让他骑行川藏线时没有那么劳累。对子女们的要求,黎天喜也答应了。
而从端午节到昨天,黎天喜的子女们都在为老人的挑战做准备。老人的大儿媳张运喜说,她按照川藏线的气候全部定制各类物品,三个行囊足有40斤左右。
看看为老人准备物品:1、衣物:包括有冲锋衣、雨衣、轻便棉服、鞋袜、护膝、手套、头盔等等;2、药品:有外伤药如碘酒、云南白药气雾剂、创可贴等;内伤药有消炎药、感冒药、急救药等等。幸好老人没有“三高”等其他病症,带的药品都是备用的。3、小物件:保温杯、眼镜、塑料扇,老人还带着打气筒,怕自行车突遇故障……
听说川藏线上偶尔会遇到狼,黎天喜表示自己早已做好攻略,即便野外遇到狼,他也有办法。
为“老有所乐”而打CALL,戴上头盔,梦想就在前方!本报还将继续关注老人的行程。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