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水项目建设解决夏季用水“卡脖子”
浏阳日报讯(记者周婷)供水与城市发展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昨日,记者从市自来水公司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浏阳总用水量已经突破1200万吨,同比增长14%。当前,全市一、二、三水厂的最高日供水总量已经能达到11.5万吨,可满足未来2至3年内的居民用水需求。
“去年夏季用水高峰期,用水量达到8万吨一天,受历史条件限制,当时的供水能力处在‘卡脖子’状态。”市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相关监测数据显示,浏阳每年的用水量以10%的速度增长。
“不过,今年不用担心了。”该负责人信心满满,并递给记者一份材料——上面记载着该公司的项目建设情况。2017年12月,投入500万元对送水泵房汇水管道等关键部位进行扩容改造;2018年1月启动取水管道改造;4月开始新增原水管建设工程;6月份,取水变压器扩容、源水管线扩容、高压电控制装置更换等工程同步顺利完成……抢在7月用水高峰期来临前,市自来水公司深耕一线、奋力攻坚,在尽量减少对居民用水影响的条件下进行供水项目建设,实现“开源”。当前,全市一、二、三水厂的最高日供水总量已经能达到11.5万吨/天,能满足未来2至3年内的居民用水需求。
“开源”之外,市自来水公司还对管网查漏机制进行了创新,成立了专职查漏队伍,上半年累计开展大小维修708次,查漏68处。并加快推进供水设施改造进度,累计改造、维修井盖74处,阀门维护630台,恢复被掩埋阀门9处,查处违章用水90起,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荷花街道的唐洲片区属于供水管线末梢的区域,此前主要依靠由经浏阳河大桥架设而过的管道供水,部分人口密集区由于距离过河管线远,水压相对较小。
“今年预计投入200万元,在六桥位置新设两根供水管线过河,缩短该区域的供水管线距离,形成环形供水网络,提高水压。”市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事实上,为了更大程度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今年以来,市自来水公司已经相继完成了生资公司、财智广场兰亭苑等老旧小区供水管网的全面改造,并根据区域管网改造的迫切性、可行性等因素,正进行或规划进行相应的改造。“如城东新村地势低洼,供水来临时,淤泥堆积容易损害管道耐受度,管道很容易出现故障,因此我们会优先进行改造。”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