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鹏翔星通依靠技术不断创新,成为浏阳第一家获得整车专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在汽车市场实现“老树”发“新芽”。刘珂摄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汽车零配件制造走向智能化
1984年度大事
1月中国工商银行浏阳县支行成立。
3月县政协召开第二届第一次会议。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5月建立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山林总面积7.58万亩。
7月12日召开全县经济体制改革会议,部署经改工作。
9月2日县酒厂产品“浏阳河小曲”获国家银质奖。
永安镇光明南路13号,浏阳永安汽车车身有限公司(前身为东风汽车集团公司浏阳车身厂)就位于此。
自1984年到2018年,34年岁月更迭,这家历史悠久的企业虽然已不复往日荣光,却参与和见证了浏阳汽车零配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1984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当年48岁的供销员胡志德做出了一个大胆尝试:率先在当地乡镇企业中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了永安农机厂,并将其更名为永安汽配厂。在胡志德的影响下,永安相继办起了十余家汽车配件厂及相关铸造企业,为浏阳汽车零配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至今日,汽车零配件产业已是浏阳高新区(永安)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并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浏阳日报记者胡吉星
从农机厂到汽配厂
一家乡镇企业带起一个新兴产业
永安大道是永安集镇上的一条交通要道,街面上车水马龙。临街一栋四层高的楼房里,曾经的永安商界风云人物、现年82岁的胡志德,就在这里安度晚年。
上个世纪60年代末,胡志德进入永安农机厂,成了一名供销员。受计划经济体制制约,工厂存在经营不够灵活、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等问题,到上世纪80年代初,永安农机厂几近停工。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的浪潮涌向了全国各个角落。“那个时候,新的经济政策陆续出台,政府也鼓励乡镇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看准这个机遇,胡志德承包了陷入困境的永安农机厂。
胡志德回忆,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也给企业带来了活力。当年,永安农机厂即实现销售收入20万元。
1985年,胡志德将永安农机厂更名为永安汽配厂,从手工作坊式的农机具生产修理向汽车配件生产转产。作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如何才能从竞争激烈的汽车配件市场中突围?永安汽配厂的选择是:给大中型国营企业做配套。
1992年,永安汽配厂对接上了东风汽车集团公司,严格按照该公司的技术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技术改造,产品质量迅速提高,顺利成为东风汽车集团公司成员厂家,并于当年更名为“东风汽车集团公司浏阳车身厂”。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依托东风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集团公司浏阳车身厂发展势头一路高歌猛进,营收和利润迅速增长,1993年、1994年的销售收入均超过5000万元,并获得“长沙市明星乡镇企业”称号。
在浏阳车身厂的影响和带动下,永安相继办起了十余家汽车配件厂及相关铸造企业,从业人员过千,汽车零配件产业也成为永安的新兴产业。
产业园区活力迸射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朝智能化迈进
进入21世纪,永安镇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掀起了一场产业变革。
2002年,永安镇的工业总产值达到6.39亿元,其中汽车配件企业12家,年总产值达1.42亿元。
在此形势下,浏阳紧抓机遇,从全市经济宏观发展的需要出发,利用永安镇的区位优势和汽车零配件制造的产业基础,于2003年创建以汽车零配件制造和工程机械为主的工业基地,命名为湖南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后更名为浏阳高新区)。
“园区以之为基础,加大产业集聚,围绕汽车配件产业招商。”据浏阳高新区相关人士回忆,园区一方面将永安本地的汽车零配件企业招商入园,培育其做大做强,其中代表性的企业有博大机械、红旗车架、鹏翔星通等;另一方面从外地引进企业,其中代表性的企业有义和车桥、青特车桥等,使园区汽车零配件产业规模壮大。
近年来,浏阳高新区更是突出产业链招商,精准发力,全力引进汽车及零配件项目,逐步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汽车产业链体系。2016-2017年,园区共引进汽车零配件项目45个,今年1-6月份又引进汽车及零配件项目14个。
截至目前,高新区已聚集了博大机械、长沙波特尼等为代表的70余家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分别生产车桥、车架、车身、水箱、车灯等上百种汽车零部件产品,为上海大众、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等知名整车企业及全球知名汽配品牌提供配套。
一方面是推动汽车零配件产业加快集聚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推动汽车零配件企业智能化改造和产品高端化升级。
在长沙新泉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其投资1亿元建设的国内首条干式工艺涂装生产线,不仅实现了清洗、喷涂、装配等工序全程自动化操作,涂装工艺也从以前的“湿式”变为“干式”,整个喷涂过程不会产生废水,更加安全环保。
特写
“老树”发“新芽”
从零配件生产升级为整车生产
浏阳高新区永泰路与永镇路的交叉处,是湖南鹏翔星通汽车有限公司的地址,这家与永安汽配厂创建于同一时期的老企业,发展有过高峰,也经历过低谷。如今,这个老厂依靠技术不断创新,成为浏阳第一家获得整车专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实现“老树”发“新芽”。
鹏翔星通由永安人胡建明一手创办。1985年,胡建明创立了永安鸡岭素食菜厂,于1992年转产为浏阳汽车车架二厂(后更名为湖南鹏翔星通汽车有限公司),主营汽车车架、保险杠等产品。至2002年,公司的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
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席卷而来,使制造产业基地汽车零配件企业受到重压。面对市场萎缩、订单减少,许多企业不得不作出相应的经营调整,其中就包括一直酝酿转型的鹏翔星通。
“公司一直希望能够做整车生产,因为车架做得再好,别人也不会记得你的产品和品牌。但整车不一样,我们会在市场上拥有主动权。”鹏翔星通总经理龙玉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很庆幸当时公司坚决的转型。
转型意味着企业要进入一段“阵痛期”。自2008年起,鹏翔星通改变发展战略,选定农村市场,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适应广大农村的小型汽车吊车。在此后5年里,鹏翔星通几乎连年亏损,“到2013年的时候,公司产值降至2000万元。”
守得云开见月明。经过多年的坚持和努力,2013年12月30日,鹏翔星通成为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56批)发布的新增车辆生产企业,也是浏阳第一家获得整车专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填补了浏阳整车生产的空白。
如今,鹏翔星通成功由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向整车生产企业转型,主营产品涵盖汽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混泥土搅拌运输车、挂车等各种类型车辆。
档案解密
1985年,胡志德将永安农机厂更名为永安汽配厂,从手工作坊式的农机具生产修理向汽车配件生产转产。从农机厂到汽配厂,不仅指明了企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也坚定了企业转型发展的信心。当年,永安汽配厂通过生产汽车配件实现产值利润同步增长,全年完成产值逾百万元。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