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穿越-4℃与37℃间,滑雪教练的“冰火两重天”

编辑:戴鹏 2018-08-14 09:51:54
微浏阳
—分享—

滑雪场的教练每天都在寒冷与酷热中穿越。记者刘珂
 
  “非常好,慢一点,慢慢往前走……”8月10日,在沙市镇长兴社区赤马湖畔的瑞翔冰雪世界,滑雪教练高明正在教游客如何滑雪。雪场的气温只有-4℃,当天室外温度却高达37℃,滑雪教练们差不多每天都要在这样的极端温度间穿越。
 
  在景区,有近20名像高明这样的滑雪教练,他们多来自黑龙江等滑雪运动发展较早的东北地区。夏季时每天经受着“冰火两重天”,他们中不少人都患上了风湿、关节痛等“职业病”。
 
  浏阳日报见习记者何正章
 
  在寒冷与酷热间穿越,风湿、关节痛找上门
 
  8月10日上午10点,已经有几十名游客在景区大厅里排起了长队,领滑雪器材、租棉服,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为从酷暑进入寒冷的“冰雪世界”做准备。
 
  掀开厚厚的门帘进入雪场,感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一下就进入了冬天。
 
  “7-8月是一年中的旺季,每天都有近400名游客来滑雪。”瑞翔滑雪学校校长司晓冬说,教练们每天上午8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中午只有一个1小时吃饭、休息。
 
  “衣服里面会出汗,室内又冷,穿着厚棉服很不舒服。”司晓冬说,雪场的温度只有-4℃,教练们平时都穿着厚厚的棉服教学。虽然温度低,但由于要一直运动,身上会出汗,内捂外冻,感觉很不舒服。
 
  而当教练们走出滑雪场短暂休息时,室外的气温高达37℃,每天在这样极端的温度间穿越,不少教练都患上了风湿、关节痛等“职业病”。“在雪地里毛孔是紧闭的,如果直接走出雪场面对高温,还有可能会中暑。”司晓冬说。
 
  从寒冷的雪场走出来后,热浪袭人,记者发现裸露在外的皮肤开始发黏,闷热感格外明显。“这是因为在雪场内皮肤温度太低,出来后遇到高温,水气凝结成了水。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过一会儿就好了。”司晓冬解释道。
 
  长期在外奔波,已9年没回家过春节
 
  尽管每天要经受这样的“冰火两重天”,但高明依然很喜欢这份工作,他说每次看见游客从站都站不稳到能在雪地上自由“滑翔”时,都觉得很有成就感。
 
  “要成为一个滑雪教练,必须要有过硬的滑雪技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优良的服务意识。”司晓冬说,“每一个教练都必须通过相关考试,拿到专业的滑雪教练证才能上岗。”
 
  “我已经9年没回家过春节了。”司晓冬说,这份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别人放假外出游玩时,正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司晓冬从18岁开始接触滑雪,至今已有20年。2011年前成为职业教练后,司晓冬便与家人聚少离多。
 
  “逢年过节的时候特别想家。”有着16年工作经验的张洋说。对这些来自东北的教练来说,在浏阳的另一个挑战是南北气候的巨大差异。“浏阳的天气很潮湿,夏天太热了。”司晓冬笑着说,“我们几个都是去年10月份来浏阳的,现在才适应过来。”
 
  而让他们坚持在南方从事滑雪教练工作的,是他们对滑雪运动的热爱。“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司晓冬认为,滑雪运动从东北地区发展至全国各地,尤其是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特别快,“我们想把滑雪这项运动推向全国,让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