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学子因为贫困而失学。”今年是浏阳日报发起“圆梦大学”活动的第18个年头,这个暑假,本报将继续开展“圆梦大学”活动,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如果你是浏阳今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考取了二本以上(含二本)的大学,因为家庭贫困担心不能支付大学学费,那么拨打本报新闻热线电话83830000或通过本报微信公众号“微浏阳”留言进行报名吧。本报也希望广大爱心企业、单位以及爱心人士,伸出你们的友爱之手,帮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今年高考,黄莎以理科507分的成绩被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翻译专业录取,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她忍不住流下高兴的眼泪。
“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实现了养父的遗愿。”原来,黄莎自小就被社港镇淮州村的黄社政收养,然而,在她5岁时,养父却因病逝世。所幸,懂事的黄莎最终不负养父的期望。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高考结束后,黄莎就来到长沙一家餐馆当起了服务员,每天工作10个小时,只希望能够尽力减轻家庭负担。为了省钱,懂事的黄莎给自己买衣服时,都只到网上挑30元以下的买……
浏阳日报见习记者何正章
为省钱
给自己买的衣服从不超过30元
8月14日,记者在社港镇淮州村见到了黄莎。让记者深感意外的是,女孩的左眼已经失明。
“在我3岁的时候被飞驰的摩托车撞伤了左眼,最后导致左眼失明。”不幸在黄莎身上留下了伤痕,却未在她的心灵上留下阴影。乐观、自信,甚至有些俏皮,你很难从她身上看出她曾经历那么多苦难,“虽然我只能看到一半的世界,但是我依然希望发现世界更多的精彩。”
对黄莎而言,生活不断考验着她。在她5岁时,她的养父黄社政突发脑溢血倒下了。随后,黄莎由叔叔婶婶继续抚养。
坎坷的经历并未打倒黄莎,反而促使她愈发努力地学习。“因为左眼看不见,有时上课看黑板和看书时容易出现虚影,自己只能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坚强的黄莎克服重重困难,从小品学兼优。记者见到,在她叔叔家的一面墙壁上,整齐地贴着33张奖状、荣誉证书,十分醒目。“这些都是初中及以前的,高中的还有一叠没贴出来,基本上每个学期都是三好学生。”婶婶徐念英说。
在生活上,黄莎也懂得替叔叔婶婶减轻负担。给自己买衣服时,她总要在网上反复寻找,挑30元以下的买。“她身上好一点的衣服都是她姐姐给她买的。”徐念英说。
为赚钱
暑假兼职每天工作10小时
考上了大学,黄莎甚至来不及高兴,6000多元的学杂费和每个月的生活费就让这个家庭愁坏了。
于是,黄莎努力靠自己的力量赚钱。今年暑假,她到长沙一家餐馆当服务员。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9点,除了中间休息3个小时,剩下10个小时都是工作。
“有些顾客脾气很大。”黄莎说。有一次,顾客将一个玻璃罐头瓶子留在了桌上,收拾的时候,她以为是垃圾,就随手扔到了垃圾桶。午间休息的时候,顾客回来了,说那是喝水的杯子,骂了黄莎一顿,还让她洗干净。
“我只好把杯子洗干净,感觉很委屈。”黄莎说,通过这份工作,她更明白了赚钱的不易。打工1个多月,黄莎赚了2500元钱。回家之后,她立即给了叔叔婶婶每人500元,“想用自己赚的钱给叔叔婶婶买一点东西,剩下的留着当大学的生活费。”
“大学我会继续做兼职、勤工俭学,减轻家里负担。”黄莎说,她希望自己未来能走出山村,见识更缤纷多彩的世界,“我受到过社会各界很多帮助,以后赚了钱,也会尽自己一份力,帮助其他贫困学子。”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