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老党员花三年写下“人生梦”用十万字传家风

编辑:戴鹏 2018-08-17 11:12:04
微浏阳
—分享—

张运乾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悟详细地写下来了,希望后辈能从中汲取精神养分。记者陈郁琳
 
  8月15日下午,利用工作空隙,中和镇雅山村老党员张运乾戴着老花镜,用手写板将自己写的回忆录初稿一个字一个字输入电脑。这本名叫《人生梦》的回忆录,是这名69岁老人花费近3年时间写就的。
 
  “我一生坎坷,但凭借着积极的人生态度走下来了。写这本回忆录,既希望子孙了解祖辈经历的岁月,也希望他们从中汲取精神养分。”
 
  浏阳日报记者陈郁琳
 
  一沓手稿10厘米厚
 
  “顽石”老人写回忆录传承家风
 
  “人生梦——一个与共和国同龄人的回忆录。”回忆录扉页上的这句话,道出张运乾撰写的缘由和初衷。
 
  1949年5月,张运乾出生于时仁乡清溪村(今中和镇雅山村),因家庭贫苦、父母离异等,他的童年几经周折。青年时期,张运乾在“半农半医”的卫生学校学习了三年,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取得从医证照后,又带头在七级大队创办了卫生室、组织文艺宣传队、参与夜校建设,还担任过公社团委书记、民兵团长、村长、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
 
  而今,年近古稀的张运乾还不忘发挥余热,扎根在农村一线,继续从事老本行——在镇级医院坐诊。因其古道热肠、热心公益事业,在当地很有威望。
 
  数十本、垒起来超过10厘米厚的回忆录初稿,十余万字,以时间为轴线,记录了张运乾从童年至今的人生经历,每个章节还穿插附有不少当年的歌曲、学校课程表、中药处方、经典文章选段等,还原了一个时代。
 
  “在学校时,从湖南中医学院来的教授们跟我们这些学生同吃同住,还经常出去义诊”“我和夫人为了办起卫生室,走20多里路用皮篓将中药材背回来”……自称“顽石老人”的张运乾细细回忆着过往,在他看来,这些都是时代赋予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我希望这种品质也在后辈中传承下去。”
 
  张运乾的回忆录已经写完,正在录入电脑,之后,他还会进行修改、打磨,“等所有的做完后,会印刷一些出来送给子孙、亲戚,希望他们会喜欢。”
 
  18年来不办酒
 
  带头倡议厚养薄葬
 
  仔细翻阅张运乾的回忆录,不难发现,勤劳简朴、尊老重孝是他看重并一直延续的家风。
 
  张运乾的养父在世时,一家人端汤奉茶、全力尽孝道;养父因病逝世,张运乾一家操办了简朴而庄重的葬礼——没有追悼会的喇叭喧哗,也没有吵吵嚷嚷的大排场,亲属邻里都以一炷清香寄托哀思,餐桌上每人仅有一碗面条。
 
  这种观念影响至今。“我差不多有18年没有办过酒了。”张运乾表示,他今年6月份69岁生日,亲戚朋友都来询问,他还是坚持了不收礼、不办酒,“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要带头推行移风易俗。”
 
  不仅如此,张运乾还带头倡议厚养薄葬。在近日村上召开的乡村振兴推进会上,张运乾表态自己将立遗嘱,嘱咐子女简化丧事,实行遗体火化。
 
  “我们都尊重父亲的意愿。”张运乾的儿子张磊表示,父亲一生经历过坎坷,却在艰苦中不断奋斗,至今仍坚持工作,言传身教之下,儿女都非常理解:“我们将传承家风,尽孝道,让父亲快乐安康,安度晚年。”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