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闯荡,就该带着收获回来”
“其实国外的人也一样家庭观念很强。”谈及十余年来的游学经历,浏阳妹子吴庆如是说。
2008年,吴庆前往比利时读研。十年来,她走过20多个国家。既遇到过囧事,也遇到过麻烦;收获过快乐,也收获过惊喜。用中国视野看世界,十年游历,让她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有了更多自己的理解。
浏阳日报记者张玲
商店傍晚6点关门,只为“回家陪家人”
吴庆是浏阳普迹人,80后。2008年,她从湖南师大毕业后就前往比利时读研,她自学荷兰语,勤工俭学,工作之外,爱好在各个国家游学。这十年来吴庆已经走过20多个国家。希腊、法国、德国、瑞士、荷兰、捷克、西班牙、美国……在游学过程中,美食、教育、人文风情等,都是她研究的课题。
在吴庆看来,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这在国际上特别出名,但似乎许多外国家庭也一样,只是形式有所不同。吴庆最开始发现,欧洲的商店大部分在傍晚6点就关门了。她问为什么,当地人回答:“因为我们要回家陪家人啊!”不止每天晚上,每个周日都是“家庭日”,社区公园内推着婴儿车、带着孩子放风筝的奶爸比比皆是。
但和中国截然不同的是,国外的孩子一旦成年,父母就彻底放开手,不像中国父母操碎了心,允许孩子成年还“啃老”,儿女出国了还会跟过去带孙。
吴庆表示,在她所了解的国外院校中,很多都非常重视留学生的“综合能力”。“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应该感恩。还要想想,我们能给别人、给社会带来什么。”吴庆说,“国外对此评判的标准,是看这个孩子是否懂得感恩。”她认为,中国很多优秀孩子都是分数型学霸,但这样的学霸,如果自以为是、不懂感恩、不会交际、没有动手能力和自我想法,即便分数再高,也不会受到国外院校欢迎。
陌生人的馈赠,“教我看清自己内心”
游学20多个国家的经历、眼界的开拓,对吴庆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盏明灯。
吴庆说,在游学期间,经历了许多陌生人的馈赠。比如在希腊时,她和朋友去一处旅游景点看日落,由于太晚不方便回到住宿处,一位类似中国民宿的老板直接邀请她们住下,理由是“这是淡季,房子没人住,为什么要让它空着呢?”这让她充满了感恩。
在法国,她遇到一位潜水爱好者。这位爱好者除了正常生活开支,把所有金钱都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全国、全世界去潜水。
在比利时,她看到有人在工作量不变时间变短、工作量不变工薪变多的选择中,选择了前者,因为有更多时间可以享受人生。
“他们都在教我看清楚自己的内心,所以在选择留在国外还是回国时,我想起了我的内心,只是出去闯荡,看看世界。”吴庆说,既然是闯荡,就应该带着收获回来,所以她选择了回国。(奖励线索提供人高先生线索费30元)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