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与公安搭建执行联动机制,破解执行难题
吕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长沙乘坐地铁,竟然会被长沙地铁公安民警采取临时性控制措施。
吕某是浏阳一名失信被执行人,为了躲避市人民法院的执行法官,长期躲藏在长沙。但他不知道的是,从今年5月开始,长沙法院系统与公安系统搭建了执行联动机制,法院的执行力度得到有效增强。吕某也因此成为执行联动机制搭建后,市人民法院通过执行联动机制进行司法拘留的首名被执行人。
浏阳日报记者李小雷
违约后不退保证金,被告上法庭
去年3月,吕某有一工程需要委托他人施工,便与施工队负责人胡先生取得了联系,并表示对方符合相关条件,可以承揽该项工程。
按照约定,胡先生一次性支付给了吕某20万元作为工程保证金。但在签约后,吕某并未按照合同约定,将该工程发包给胡先生施工,而是另找了他人。
吕某违约后,胡先生多次找其退还工程保证金,“他总是说暂时没有钱,最后给我写了个欠条,承诺的还钱日期是去年10月份。”胡先生说,到期后吕某非但没有还钱,连人都找不到了,“后来连电话都不接”。
由于无法要回保证金,胡先生随后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开庭审理后,支持了胡先生的部分诉讼请求,判处吕某返还工程保证金20万元,并支付违约金2.68万元。
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乘地铁被控制
然而,判决生效后,吕某依然没有履行退还相关款项的法定义务。在胡先生申请强制执行后,被执行人吕某更是与法院执行法官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
“我们多次与吕某电话联系,但他对我们避而不见,到他家里发传票,通过他家人打电话,他都不接。”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罗勇说,由于吕某拒不履行判决,法院也多次采取过执行行动,但无奈的是每次都扑了空,“他长期躲在外面不回家,给我们的执行行动带来了不小的难题。”
然而,该案在今年8月16日晚出现了转机。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接到长沙公安民警打来的电话,称吕某在长沙乘坐地铁时,已被地铁公安民警采取了临时性控制措施。原来,吕某在使用身份信息购买地铁车票时,被民警确认为失信被执行人,遂对其采取了控制措施,并电话告知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前往处置。
法院与公安联动失信人被司法拘留
让吕某没有弄明白的是,自己欠钱不还怎么还惊动了公安民警?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份,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为破解“执行难”的问题,与长沙公安部门搭建了执行联动机制,公安部门在日常检查中一旦发现失信人员信息,将采取相应措施协助各级法院办案。
“他一开始对公安部门的控制措施还不配合,认为自己只是欠债不还,并不是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无权对他采取强制措施。”当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凌晨时分出现在吕某面前时,他这才低下头来。随后,吕某被执行法官带回浏阳,并被采取司法拘留措施。见执行法官动了“真格”,吕某也承诺想办法筹钱,尽快返还申请人胡先生的工程保证金和违约金。
罗勇表示,吕某成为执行联动机制搭建后,市人民法院通过执行联动机制进行司法拘留的首名被执行人。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