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乡下移栽来的橙子树每年都硕果累累,余国锋会将橙子分给街坊邻居们一起品尝。记者彭红霞
“熟了没?”“尝尝看,接着!”11月13日上午,淮川街道城西社区方竹路,余国锋从楼上摘下几个大橙子,笑着丢给楼下的邻居陈建余,旁边几位老街坊也围过来。
又到了橘子、橙子成熟的季节了,每年这个时候,余国锋都会喊上邻居们一起品尝果实。
浏阳日报记者张玲
阳台水果邻里共尝
2013年,城区兴起“最美庭院”“最美阳台”的美化绿化之风。方竹路作为年代久远的老旧街道,楼间距小,道路狭窄,少有闲置地,家家户户对此都有些遗憾。家住34号的余国锋和邻居们聊天时,说想在平顶楼种点果树,可以加点绿化,还可以在果子熟了以后大家都分点。
果树是从乡下运过来移栽的。当年移栽的时候,邻里们都来帮忙,连泥巴都是分多次送上楼的。
“这棵果树很争气,每年都硕果累累。”余国锋笑着说,橙子树虽然不大,但是橙子结得不少。“真不错呢!这五年来,每年都能尝到。”邻居陈建余说,橙子品种很好,很甜,没有酸涩味,街坊们都很喜欢。
甜的不仅仅是橙子。街坊们都说,方竹路虽然是老城老街,但是邻里和谐友好,彼此之间有商有量互帮互助。隔壁有个邻居中年中风,家里只有他的老母亲在照料。每当他们有需要时,街坊们总是伸出援助之手,背下楼、拦的士、送医院,悉心关照,如同一家人。
老街老巷情谊永不变
时代在变,但方竹路的老街坊们还是保持着原来的相处方式。没事就去串门、喝茶、聊聊家长里短。
最容易引发共鸣的话题就是“老街变化”。“确实是变了!”余国锋说。以前方竹路还是泥巴路,又窄又破,附近别说绿化了,连门口唯一一条河都臭了很多年。那些年淮川河水很脏,总是吸引来一群群蚊子,河里垃圾成堆,每到下雨季节,污水就从井盖处喷涌而出……那景象居民们都不愿回想。
如今,门口路面硬化了,垃圾入桶了,淮川河经过改造,异味也没有了。河岸两旁除了堤岸加固了,还增加了很多绿化。让大家更安居乐业的是,还是四通八达的老街道,但治安变好了,每当社区巡防志愿者走过门口时,大家都会招呼“累了吧?来坐坐。”
坐落在中心地段或者房屋比较宽敞的户子,自动成为老街的“落脚点”“大本营”,这里的邻居总是喜欢在门口放很多凳子,街坊们来串门时,还会马上泡上一壶茶。没有“活动场所”的老小区,以这种邻里情维系着大家心灵相通。
“什么都在变,就是邻里情感没有变。”陈建余说,从上一辈,到如今,老街坊们的情感一如当年。“就和这橙子一样甜。”他笑着说。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