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镇统筹推进殡葬改革工作,移风易俗成新风尚
浏阳日报讯(记者唐娇通讯员李佳蔚)“我死后,一切从简,切勿大操大办我的丧事,将我的遗体火化后撒在河间山岭便好。”近日,在金刚镇李畋社区“相约七点半”活动的现场,一名77岁的老党员站上台讲了一段令在场居民都没有想到的话。
金刚镇“相约七点半”活动目前已开展至第二季,通过与居民座谈交流进行现场答疑和意见收集,宣讲乡村振兴政策,包括乡风文明、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
发言的这名老党员名叫黄许生。早在2015年,黄许生便写下遗嘱:遗体火化,不办道场;同时要求后人喜事简办。这番发言触动了当地许多居民。
当黄许生在“相约七点半”的活动现场公开自己遗嘱的时候,他的家人也不理解。“现在国家倡导殡葬改革,作为党员我应该积极响应。”黄许生多番解释,做通了儿女的工作。“人死如泥,不必要给子女添加不必要的负担。”
在黄许生的影响下,爱人张美华也坚决不置办棺木,积极支持倡导火化。“我以后也愿意火化,这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随着越来越多像黄许生一样的老党员积极倡导、宣讲殡葬改革,并充分利用“相约七点半”等议事平台,让李畋社区的居民积极参与讨论,慢慢地居民开始接受殡葬改革的新政策、移风易俗的新风尚。自10月份以来,李畋社区死亡9例,火化9例,实现了火化率100%。
金刚镇位于湘赣两省萍浏醴三市的交汇处,是一个以各姓氏集中分布居住的地方,宗祠文化厚重深远。在当地人的传统观念当中,有着“厚葬是为孝”的观念。
为此,金刚镇通过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移风易俗和文明殡改工作,一方面充分发挥新乡贤协会的作用,通过社会贤达人士积极宣传殡葬改革的新政策;另一方面综合施策,设立镇村两级移风易俗和文明殡改“红黑榜”,完善了信息报送机制,公开透明管理,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实现了从火化率1%到100%的全面提升。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