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修道路拉开城市骨架,打通城市“毛细血管”

编辑:戴鹏 2019-01-22 10:44:12
微浏阳
—分享—
 
  “终于不用从浏阳河东路绕个大弯了。”开车行驶在宽阔平稳的秋收路上,从浏阳河六桥通过,抵达长兴湖片区后,从荷花街道去李畋路办事的潘先生由衷地感叹。
 
  2018年,我市城区新修道路6条,拉通断头路4条。新修道路的依次通车,进一步拉开了城市骨架;断头路的相继打通,将原本分裂的片区连成整体。骨架组成结构,“毛细血管”联结肌体,道路的修建、拉通,使得浏阳城区的通行更加便捷、通畅。
 
  浏阳日报记者何正章
 
  新修道路串起一河两岸,市民往来更方便
 
  浏阳因河得名,河水悠悠流过,城区6座大桥跨河而立,沟通两岸。然而,浏阳河六桥作为其中最年轻的一座,此前通行却并没有那么方便。
 
  “以前六桥在浏阳河北侧只连接着浏阳河东路,我经常要绕很远的路才能回家。”市民宋先生家住长兴湖壹号,但老家在南区。此前每次回老家,他都要开车从复兴路绕行。“路上要经过多个红绿灯,车多人多,经常要花很长时间。”2018年10月,秋收路正式建成通车。通过秋收路的“牵线搭桥”,浏阳河六桥直接与白沙东路相连,连起了荷花街道与关口街道,两岸市民来往更加方便。“现在我从秋收路回家可以少经过两个红绿灯,确实方便多了。”宋先生切身感受到了新修道路带来的便利。
 
  此外,秋收路的修建、白沙路的打通,对于浏阳河东路附近的居民影响同样深远。“出行道路选择更多了,而且许多大货车改走秋收路,噪音也小了,晚上睡觉比以前安稳多了。”家住浏阳河东路的汤先生说。
 
  除了秋收路,胡家路、博德路、南泥湾路、予倩路、龚家桥路等新修道路的依次通车,也进一步拉开了城市发展的骨架。
 
  拉通“断头路”,打通肌体毛细血管
 
  “断头路”的打通也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点。翠园路此前是一条“断头路”,花炮大道与复兴路之间长期不通,导致许多市民为此绕远路。“有时候接送孩子,只能停在道路中断的地方,步行过去。”经常到浏阳河中学接送孩子的刘先生说。
 
  2018年10月,翠园路(花炮大道-复兴路)竣工通车,使城东片区东西路网实现连接。“现在接送孩子可以直接开车到校门口。”对于刘先生来说,这是“断头路”拉通后最明显的变化。
 
  “现在到城东新村买菜也近多了。”家住恒大华府的罗女士说,以前去那里买菜,至少要多花10分钟时间绕路,现在可以直接走翠园路过去。
 
  2018年,翠园路、白沙路、菊花石路、南欣园路等“断头路”的拉通,打通了城市“肌体”间堵塞的“毛细血管”,使得温暖的“血液”可以滋润城市每一个角落。
 
  指背冲等背街小巷的禁停,也让老街坊们更舒心。“以前每天早晚几乎都要堵车,现在基本见不到了。”家住指背冲的居民孔先生说。
 
  记者从市城建集团了解到,2019年,市城建集团将继续集中力量进行象形路、南泥湾路(部分路段)、新北路、海泡石路、宝塔路等城市道路的新建、拉通工作,总里程3000余米。其中,象形路、新北路为城市支路;海泡石路、宝塔路、南泥湾路(平水路-海泡石路)为城市次干道;南泥湾路(博德路-西北环线)、南泥湾路(白沙路-龚家桥路)为城市主干道。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