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铭记八十九年前的“文家市大捷”

编辑:戴鹏 2019-01-22 10:43:11
微浏阳
—分享—
 
  罕见的战壕、朴实的民居
 
  家后面那个叫高升岭的山坡,究竟发生过什么?静静矗立在文家市村的那栋土木结构老房子里,究竟又有着什么样的特殊故事?对于大多数文家市人而言,基本都能给出一个答案:这片地理空间与战争有关。
 
  一片纵横交错的战壕,山头那陈旧斑驳的碉堡青砖,渐被风化的机枪口,以及隐于战壕一角的枪眼……眼前这座再普通不过的山头,名叫高升岭。但就在这个普通的山头上,89年前,在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下,工农红军战士创造了全歼盘踞在文家市的湖南军阀何健部队的一个直属旅的辉煌战绩,史称“文家市大捷”。
 
  壮志未酬誓不休。同样,因为这场具有特别历史意义的战争,700多名伤病员被抬下了战场。而那栋曾属于当地彭姓家族的居家之所,临时充当了战地医院的身份,成为大批红军伤员的栖身之所。风雨相侵,唯独剩下这幢掩映在青山间的湘东民居在叙说着当年的战争风云。
 
  浏阳日报记者欧阳稳江
 
  保存完整、规模巨大的“文家市大捷”战壕在湖南属罕见
 
  1月12日,阴雨连绵。驱车前往文家市镇文家市村,为的是寻找89年前那场战争留下的痕迹。在这个到处是红色印记的小镇上,关于“文家市大捷”,周边的住户都会随手往屋后的山头一指:“喏,去高升岭看看。”
 
  在漫山的雨雾中,高升岭、九峰寺、棺材岭三座山头静默相对,而其中的高升岭战场遗址便位于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后山。
 
  历史倒回到89年前的1930年6月19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井冈山的红四军与赣南、闽西根据地的红军合编,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路军,不久改称红一军团。军团总指挥朱德、政治委员毛泽东,下辖红四军、红三军和红十二军。8月1日,红一军团进攻南昌不利,为支援红三军团及打开湘鄂赣边界地区局面,西进湖南,决定采取三面包围,两面打援的策略,迅速歼灭盘踞在文家市的戴斗垣直属旅的5000人部队。
 
  8月19日,红一军团下辖的红三军分别从江西的黄茅镇和慈化镇向文家市的东南面制高点高升岭进攻,担任主攻战线任务;红四军则从黄茅镇经桐木镇向文家市的西面肖家湾、大路下进攻;红十二军向文家市东北面的孙家塅、河口进攻;另由浏阳、醴陵地方武装赤卫军、游击队数百人枪堵住文家市西面22华里的渠成界关卡,阻击浏阳方向增援之敌和文家市方向溃逃之敌。8月20日拂晓,红一军团向据守文家市镇的国民党第十五师戴斗垣旅发起攻击,全歼敌军戴斗垣旅。这次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共计毙、伤、俘敌军数千人,史称“文家市大捷”。大捷之后,湖南军阀头子何健闻讯,惊恐万分,急令所属驻浏阳一带部队“跑步撤退”。
 
  “‘文家市大捷’是红一军团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壮大了革命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湘鄂赣边区的革命根据地。以前,很多人都知道这上面曾经是个战场,但是这个战场到底是什么样子却是谁也说不清!”回望那场硝烟四起的战争,2008年文物部门为那早已远去的历史找到了最有力的证据——在文家市镇,那曾被高高的杂草、树木覆盖的战壕被大片清理出来。高升岭、九峰寺、棺材岭三座山头,数十条战壕分布在山顶和山腰,纵横交错,颇具规模。而最长的一条战壕,达500米。
 
  “这些战壕一度被认为是红军挖的,但从文物普查清理出的情况看,更像是敌军的战壕。因为红军当时作为进攻方,不太可能有时间挖如此规模的战壕。”文家市发现规模巨大、保存完整的战壕一度引起省文物局的重视。为此,专家们对这片战壕进行小心翼翼的求证,同时也表示这为研究“文家市大捷”又增添了一份有力的证据:“湖南发现的战壕本来就不多,而像这样规模巨大、保存完整的战壕更是少见!再加上它又直接见证了‘文家市大捷’,意义十分重大。”
 
  “我们将会对这些战壕进行专业清理,不久之后,市民在参观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时,可增加一个新去处,实地感受当年的战场烟云。”对此,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表示会好好保护与利用。
 
  昔日彭家大屋曾救治过大批红军伤员
 
  坐西朝东,平面呈“L”型横向组群布局。单层土木结构,两面坡悬山顶,木檩条,上覆小青瓦,土筑墙外粉白石灰,三合土地面……驱车再往前,人烟逐渐变得稀少。地势平缓处,一幢颇有湘东民居风格的土木老房子便呈现在眼前。这便是“文家市大捷”战地医院的旧址——彭家大屋。
 
  “再过去数百米,就与江西宜春袁州区慈化镇搭界。”乡村公路上,不时有车辆来往。陪同前往的向导介绍,眼前这栋民国老房子便是当年在“文家市大捷”中战地医院的所在地。
 
  “八月廿日三路攻击文家市之敌,我军损失虽不多(官兵伤亡七百人,大队支队干部负伤颇多,柯武东同志阵亡),但敌之三团一营一机枪连兵力被我消灭殆尽,俘虏官兵千几百多名,内旅长一名团长二名,敌官兵伤亡约一千,缴得步枪一千四百支,水机关枪廿挺,手机关轻机关等十七挺,驳壳枪一百余支,子弹亦补充了。”1930年8月24日,在结束了文家市战斗后,毛泽东在写给赣西南特委、陈毅、伍仲豪、闽西特委并转抄中央的信中对此次战斗做了如上总结。
 
  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流血伤亡在所难免,那么战地医院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进入这里,仿佛穿越进入了那个时代。冰与火,血与诗,纷乱交错。
 
  因红一军团的官兵有700多人伤亡,为救治伤病员,红一军团在江西万载县慈化设立后方医院,而在文家市高升岭选取了彭氏家族祖屋作为战时医疗场所。远处枪炮声连成一片,前线上不断有受伤的官兵被送下来。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大批伤员的伤情得到了救治……
 
  “文家市战地医院为部队稳定思想、保障官兵生命健康以及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红一军团的活动旧址,曾有专家指出,像这样在同一区域有多处革命旧址的不多。无论是战壕还是战地医院等,都为研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斗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遗存。
 
  站在这幢朴实的湘东民居前,历史之光轻易便折射了进来,光影错乱,时光轮回,一切依然令人慨叹。
 
  知多点
 
  ●民国初期,红一军团活动旧址群——“文家市大捷”战壕遗址所在地为一片荒山;“文家市大捷”战地医院旧址为当地彭姓家族住所;
 
  ●1930年上半年,国民党第十五师戴斗垣旅修筑战壕遗址。1930年8月20日,红一军团由江西万载进攻文家市,攻下高升岭一带,占领战壕,并将战地医院设于彭氏族人住所;
 
  ●1949年后,战壕遗址所处的山地分给了文家市镇当地百姓;战地医院旧址仍由当地彭氏族人作为住房使用。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