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制度创新释放更多土地”红利“

编辑:戴鹏 2019-02-14 10:23:41
微浏阳
—分享—
 
  章新强
 
  日前,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2018年,浏阳充分利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契机,通过全面铺开实施土地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复垦,共验收项目21个批次,确认新增耕地3210亩,新增农用地转用指标3282亩。全市自行开发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农用地转用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今日02版)浏阳是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承担了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等三项试点任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项惠民、利业、促发展的改革,能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产业得到发展、县域发展活力得到激发。
 
  面对土地硬约束和发展硬道理的“双重压力”,如何统筹解决“保发展”和“保红线”的难题,根本出路在于节约集约用地,前提是强化寸土寸金的意识。于此而言,需要广泛运用各类媒介和各种途径,深入宣传土地管理政策,普及土地资源保护知识,使公众进一步增强珍惜土地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倒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绩观,管好用活每一寸土地,保护珍惜每一种资源,真正做到寸土必惜、寸土不弃。
 
  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战略,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着眼向上争取,努力将本地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加大指标争取、占补平衡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土地增量,缓解用地压力;另一方面要着眼内涵挖潜,将土地利用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持续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模式、技术、管理和制度,让有限的土地资源承载更多的高科技、高质量、高产出项目。
 
  2018年,浏阳全市自行开发新增耕地面积和新增农用地转用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说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浏阳是可行的,是成功的。这些好做法、好经验值得总结,并且要进一步鼓励基层创新创造,让每一点资源都能得到最大化地整合、最优化地利用。
 
  全面建设现代化浏阳,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有效支撑,离不开做好节约集约土地这一重要环节。浏阳集约用地的创新探索越多,土地“红利”就能释放越多,从而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注入动能。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