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热潮逐浪高
浏阳日报讯(记者胡吉星)“回到浏阳两年多,我深切感受到了家乡的贴心服务和蓬勃发展。”龙伏人游超龙2016年从上海返乡创业,在浏阳经开区长沙e中心成立了湖南超泉实业有限公司。如今,公司发展势头很好,订单不断,“2018年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预计今年产值将破亿元。”
近年来,浏阳“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热潮逐浪高,越来越多像游超龙这样的“浏商”回到故土,创出一番红火事业。
今年春节前夕,浏阳举行2019年“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新春招商恳谈会,邀请从全国各地返乡的浏阳籍在外企业家、知名人士、能人代表,以及就读于北大、清华的优秀学子代表,共叙故乡情谊,共谋发展大计,全市上下再次掀起“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招商引资热潮。
春节期间,全市各乡镇(街道)、市直部门以亲情、乡情为纽带,抢抓时机大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系列活动,真诚邀请“浏商”回乡创业、投资兴业、建功立业。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摸底浏阳籍在外企业家及知名人士732名,共有19个乡镇(街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招商、联商、亲商活动。
“浏商”是浏阳的优势资源和宝贵财富,2016年,浏阳提出要精心做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工作,并将这些文字写进了当年的浏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在随后的2017年、2018年及2019年,浏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着墨颇多。
“如今,‘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已成为浏阳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5年浏阳已引进“浏商”返乡投资项目200余个,成功实现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扎实做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工作。一是创新活动方式。除企业家外,注重进一步加强对返乡能人、重点高校大学生等优质人才的招才引智,创新线上交流方式,与老乡加深联系。二是扩大联系范围。协助在海南、广西等有条件的地区成立异地浏阳商会,搭建更广泛的交流平台,扩大老乡的联系范围。三是做好返乡服务保障。紧扣“营商环境优化年”主题,把环境优化和政企联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为返乡创业的企业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效。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