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读书的收获,在剔除功利主义之后

编辑:戴鹏 2019-04-26 14:11:39
微浏阳
—分享—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对不同人群从阅读量、阅读方式、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大致为,我国国民的阅读率逐年稳步上升;电子阅读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传统的纸质阅读;移动有声APP平台等新手段已经进入到我们的阅读;阅读数量和积极性上,城市明显优于乡村。
 
  董怀国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自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也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今年的读书日来临之前,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据称调查执行样本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推及我国人口12.88亿。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全球所有人的读书日,等于宣示了不分国家不分种族,大家对于读书的意义有着高度一致的看法。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对不同人群从阅读量、阅读方式、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大致为:我国国民的阅读率逐年稳步上升;电子阅读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传统的纸质阅读;移动有声APP平台等新手段已经进入到我们的阅读;阅读数量和积极性上,城市明显优于乡村。
 
  这个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我国目前的国民阅读率还是可观的,让人担忧的地方只是在于阅读氛围和阅读习惯在城乡之间有着越来越大的差距。但是这样一份调查报告,我更看重的是它提出来,“我国成年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中,信息获取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重视”。具体来说,有61.6%的网民将“阅读新闻”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28.2%的网民将“查询各类信息”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这反映出了,当前国民阅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这才是最值得担忧的。
 
  当年鲁迅读书,有一个“随便翻翻”的习惯。也就是说,在大家打牌或者喝咖啡的时候,他的消遣方式是拿过一本书,“随便翻翻”。这种“随便翻翻”是真的没有目的,没有计划,没有太多的思考,它能够起到的效果是让人在严肃的、深度的思考和学习之余放松下来,然后通过在书本上的偶然一瞥,获得碎片化的信息。阅读则不同,它首先需要阅读者对这个话题或者这个领域有兴趣,有进一步研究的欲望,然后带着自己的思考,同作者进行一次思想的交流。阅读中以及之后,能够更透彻地了解作者,并能够开阔自己的思路,甚至产生自己的主张。
 
  很显然,我们当前的阅读还普遍停留在看了书没有,怎样看书的,却并没有展开真正的深度阅读。这种局面形成,是因为当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不断加快,在阅读这件事上,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淖——想要找到一个资料,想要开展社交,想要获取一些信息。当这些需要都不存在的时候,阅读也便不需要了。读者如此,作者也越来越注重作品话题要大众化,“出炉”要快,阅读起来要轻松,反正一切以市场需要为准。这样的情势之下,图书出版的质量让人有些担心,进入到阅读层面能不能达到“像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对话”也有些可疑了。
 
  就在读书日之前,一个有着“童话大王”美誉的作家炮轰另外一位作家,说对方打着为孩子们送课的旗号,行向孩子们卖书之实。这样的情况有没有?到底有多严重?我想如今大家都心知肚明。一个个环节的功利主义暴露,让我们看到,读书真的是一个需要沉下心来的事情,否则,谈不上收获和进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