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日报讯(记者许雅兰)“苗木修剪造型不仅要把最美的枝干露出来,还要讲求比例协调。”昨日,柏加镇渡头村村民付干芝家,同村的张少兴正在“学艺”。付干芝一边快速地修剪枝叶做示范,一边向张少兴讲解修剪的诀窍。
“付老师是苗木造型的大师,我经常来这里向他请教学习。”今年68岁的张少兴比付干芝还年长一岁,却尊称付干芝为“付老师”。同样树龄的树,修剪造型后,价格能涨五、六倍。谈起“付老师”的贡献,张少兴说,不仅是传授技术,付干芝给当地人带来的财富也是不可估量的。“长沙市农业劳动模范的称号,他当之无愧。”
事实上,作为柏加镇第一批“吃螃蟹”的花农,付干芝在苗木种植、造型方面已经摸索了三十多年。1976年,付干芝从部队复员回乡,最开始接触的是果苗种植。“在赶集的时候,我看到有人遗弃品相不好的小树苗,觉得很可惜,就将这些小树苗收集起来栽种。”付干芝说,参军经历让他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后来,为了提升苗木价值,他开始自学苗木造型和盆景培育知识。
在那个知识传播渠道匮乏的年代,他坚持借阅专业书籍杂志,还经常去往全国各地参加苗木展览,向有经验的种植户请教学习。久而久之,他逐渐形成了“精细化、特色化、文艺化”的盆景造型理念,凭借着扎实的技术,他的作品多次在苗木艺术品展览大赛中斩获奖项。
在付干芝的院子里,有些造型奇特的盆景罗汉松看似精致小巧,却是付干芝创业之初种下,有着30多年的树龄。而院子后方的苗木基地里,榆树、罗汉松、黑松等10多个品种的造型苗木可谓千姿百态,每年给付干芝带来50万元以上的经济收益。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