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花檵木之源的“困”与“解”

编辑:戴鹏 2019-10-25 10:25:35
微浏阳
—分享—

浏阳红花檵木。
 
  日前,2019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落下帷幕。此次展会上,湖南馆展厅的主题是“中国油茶之乡,红花檵木之源”。作为湖南馆的主打产品,来自浏阳的特产红花檵木在展会上大放异彩。
 
  展会结束回到浏阳后,永和镇花木协会会长刘新干劲更足了:不少客商青睐红花檵木,纷纷表示要来浏阳实地看产品。消息在永和镇传开后,更多的花农欢呼雀跃。54岁的花农马英兰便是如此,她来往苗圃更勤了,“希望搭乘这次东风,让我们家的苗木销售更上一层楼。”
 
  红花檵木的规模化种植始于浏阳永和镇,经过3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目前永和镇已形成以红花檵木古桩盆景为龙头,集种植、嫁接、造型、经纪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檵木批发市场。
 
  目前,永和镇的花木种植面积达8708亩,年销售收入超过1.8亿元,其中红花檵木占比达一半。一株株色彩艳丽的红花檵木,成为当地花农的致富来源。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
 
  困境
 
  技术含量低的大面积种植,遭遇“滑铁卢”
 
  马英兰与苗木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她是永和镇佳成村为数不多的女花农,也是远近闻名的嫁接好手,除了自家二三十亩的苗圃,她一年还要帮别人嫁接三四百棵红花檵木。
 
  上世纪90年代初,马英兰开始接触红花檵木种植。“都是苦日子逼出来的,那时候镇上号召大家栽种红花檵木,种这个有前景。”在马英兰的记忆中,那时是红花檵木的黄金时期,扦插苗可以卖到300元每斤的价格。
 
  “虽然价格高,大家还不愿意卖。因为把扦插苗挪到田里,经过一年培育,长成一个冠幅在40公分左右的灌木球后,一个就可以卖到7至8元,效益增幅达到三四倍。”马英兰说,当时大家一窝蜂都在做扦插苗和灌木球的生意。
 
  好景不长,市场的寒冬很快来临。因为技术含量不高且产量剧增,灌木球的市场价格遭遇滑铁卢,跳水到每个2元左右。“一年损失超过10万元。”回忆起那段日子,马英兰长叹了一口气。
 
  对此,刘新记忆更加深刻:“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家的灌木球卖过1毛5分钱,扦插苗降到了几分钱。有的花农看不到希望,就一把火将苗圃烧了,以减少地租支出。”
 
  走了弯路,付出了代价。永和镇花农们不得不认真思考未来该如何走:“问题就出在发展过快、技术不成熟、产品单一、档次不高,再走老路肯定走不通。”
 
  转型
 
  全面推广新的种植技术,抗风险能力提高
 
  面对新的市场形势,1995年前后,永和镇找到了一条适合市场需求的道路:从红花檵木系列产品逐步转向栽培技术难度大、附加值高的红花檵木古桩盆景。
 
  也就是那时候,马英兰认真学习栽培和嫁接技术,开始转向红花檵木古桩盆景。
 
  嫁接是一门技术活,根据树木的大小和形状,需要花费的时间不同。每年二月到四月,是红花檵木嫁接的时间,也是马英兰一年中最辛苦的时候,“从天不亮干到太阳落山,一天要在田间劳作十多个小时,干完活手都抬不起来了。”
 
  栽培红花檵木古桩盆景对日常管理要求非常高,施水、施肥、打药、修剪等都需要花费大量人工。如果管理不到位,成活率就不高,“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增加遮阳棚和喷灌装置等设施,现在的成活率普遍提高到了90%以上。”刘新说,随着生产管理技术由粗放型逐步转为精细型,当地苗木产品的成活率逐年提高,成本逐步下降。
 
  新的吊片造型技术全面推广,则解决了红花檵木的另一大难点——生长周期长。
 
  “这种新吊片技术叫做叶片型框架,树枝的数量增多了一倍,成型需要的时间较以前单木条吊片缩短了一半,只需要两年就可以销售。”马英兰说,这种新的吊片造型技术今年在永和镇已经全面推广。
 
  到了2008年,马英兰的苗木销售开始有了起色,并在2010年到达顶峰。“那一年收入达到几十万元,建新房的钱就是那一年挣下的。”2011年,马英兰扩大了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0余亩扩大到30亩,种植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加入了罗汉松、榆树、女贞等十余个品种,红花檵木的销售收入占比下降到一半左右,抗市场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现在苗圃的销售收入比较稳定,每年收入平均在30万元左右。”
 
  产业新谋划
 
  花农抱团发展坚持走精品路线
 
  10月22日,在永和镇佳成村的皇庭苗木合作社内,红花檵木色彩艳丽夺目。除红花檵木外,苗圃中还有紧密圆整的金姬女贞,姿态优美的罗汉松,枝繁叶茂的椤木石楠等十余个品种。该合作社负责人就是刘新,永和镇第一批“苗木经纪人”。
 
  2001年,刘新尝试着在老家租了3亩地栽种红花檵木,到2004年累计销售额达到30万元,这远远超出了刘新的预期。于是,他辞去老师的工作,回家当了一个农民。
 
  因为年轻,又接受过一定教育,刘新通过花卉苗木网站等当时比较新潮的线上方式销售苗木,渐渐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自家苗圃生产的量,远远达不到需求。”刘新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当地最早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的“苗木经纪人”,并成立了一家园林绿化公司。现在刘新自家合作社仅占公司销售额的10%,绝大多数都是帮助其他农户进行销售。
 
  深耕红花檵木产业近20年,对于市场的变化,刘新有发言权。“整个苗木市场经过长时间发展,已经是供大于求,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刘新说,如果从业人员延续“各自为战”的经营模式,市场一旦进入低迷期,就必然会形成相互烂价、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今年9月,永和镇花木协会成立,刘新成功当选会长。“以前4到6倍的利润率,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很难维持。来自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已经对一些资金薄弱的花农造成了冲击。”刘新说,为了确保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接下来协会将引导当地花农坚持走精品路线,抱团发展,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此外,浏阳的花卉苗木产业在今年被列入长沙市“一县一特”专项计划,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根据部署安排,永和镇将以红花檵木为主发展“一乡一特”苗木栽植,培育打造面积不小于5000亩的特色花木栽培基地。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