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受邀与“国宝”重逢,他感到“很荣幸、很知足”

编辑:戴鹏 2019-12-16 09:59:23
微浏阳
—分享—
 
  上世纪70年代,他让沉睡3000多年的“罐子”重见天日
 
  礼遇文物捐赠者:成长沙博物馆第500万名观众
 
  “博物馆的副馆长在门口迎接,还把我定为长沙博物馆的第500万名观众,对我这个一生务农的人,这可了不得……”
 
  昨天,回忆起半个月前的场景,沙市镇莲塘村74岁的老人陈希柏话语里满是骄傲自豪。这段时间,经常有邻居掏出手机对他说,“看,你上新闻了!”
 
  这个第一次去观展的乡间老人,怎会受到网红打卡之地——长沙博物馆这般的礼遇?原来,37年前,陈希柏将自己亲手挖出的“国宝”献给了国家,这背后,还有一连串温暖的故事。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时茂
 
  一锄头下去,挖出个长满铜锈的罐子
 
  居然是“国宝”商代兽面纹提梁卣
 
  光阴流转回上个世纪70年代,“那时候正在搞集体,大伙一起修水利、挖池塘。”陈希柏负责挖土,当黄土挖到两米深时,他一锄头下去,旁边一大块黄土坍塌了,露出一个长满铜锈的罐子。
 
  “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没见过,也没人认识,只知道肯定是铜的。”罐子随后被生产队保管。后来,农村实行包产到户,那个几乎被人遗忘的罐子又分到了挖出人陈希柏手里。
 
  没人知道这个锈迹斑斑的罐子是什么来头,陈希柏拿回家就放在角落里。1982年,有个亲戚来看过后,判断这是个文物,并告诉他,长沙文物工作队在进行文物大征集。
 
  “听说地下文物属于国家,放在我手里也没用,不如上交。”于是,陈希柏拿个纤维袋子装着罐子,就登上了去长沙的车。
 
  第一次去长沙,陈希柏硬是住了一夜旅社,才打听到在清水塘的长沙文物考古工作队文物征集办。
 
  “门口两个背枪站岗的,听说我来交东西,就通知里面的人出来了。”工作人员仔细对照文物图册,并对文物进行了称重测量。
 
  “当时给了我70块钱。”陈希柏记忆犹新。只是,直至把文物上交,他也不清楚这个罐子叫啥名。2010年,本报记者前去采访,他才知道当年挖出并上交的罐子是国家二级文物商代兽面纹提梁卣,是30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官宦人家盛酒的器皿。
 
  一次观展、一个念头,让两个“老伙计”重逢
 
  成为长沙博物馆第500万名观众
 
  如果说当年陈希柏那一锄头让3000多年前的青铜器重见天日纯属偶然,接下来的故事,冥冥中潜藏着令人欣喜的必然。
 
  去年国庆节期间,想着上初一的儿子要完成历史作业——“探寻青铜器背后的故事”,市民陈全把儿子带到了长沙博物馆。
 
  陈全的老家也在莲塘村,小时候就听过陈希柏捐献文物的故事。这次,父子俩注意到博物馆展出的商代兽面纹提梁卣介绍文字中注明:1982年浏阳县秀山乡出土。
 
  “这不会就是我们那出土的吧?”回家后,陈全带儿子直奔陈希柏家。看了他手机上的兽面纹提梁卣照片,陈希柏肯定地说:“没错,就是我捐出去的那个罐子”。
 
  交流时,陈希柏说“如果有机会,还真想去看一眼”。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陈全记在心里。今年3月份,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下来发在自己的微信上。
 
  后来,在参加一次工会活动到长沙博物馆参观时,陈全又一次来到了陈希柏捐献的兽面纹提梁卣前,并向博物馆的志愿者讲述了这个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
 
  这名志愿者把这个文物背后的故事转发到长沙博物馆的志愿者微信群。长沙博物馆副馆长李历松当即表示“非常感动”。“文明保护和传播,一点一滴皆值得铭记感谢。”他希望与陈全联系,并邀请挖出文物的老人来博物馆参观。
 
  12月1日,在长沙博物馆,陈希柏与分别37年的“老伙计”重逢,并幸运地成为长沙博物馆新馆开放4年以来的第500万名观众。
 
  相隔37年,他一眼就认出了“老伙计”
 
  “它还跟原来一个模样”
 
  前往长沙博物馆与兽面纹提梁卣再续前缘,陈希柏的反应令陈全印象深刻。
 
  “我们一行十几个人往前走,希柏伯伯突然加快脚步甩开我们,径直朝兽面纹提梁卣走过去,戴上眼镜仔细端详。”陈全看来,或许这就是缘分。
 
  “我自己交上去的,当然认得。”陈希柏说,虽然隔了37年,他仍能一眼就找到“老伙计”。
 
  “他站在那里就不想走,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依依不舍。”老人的这份情愫,众人都理解,观展的2个小时里,陈希柏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来看兽面纹提梁卣。
 
  这次重逢,实属意外。“搭帮陈全牵线,否则难再看见。”陈希柏说,挖出兽面纹提梁卣时,自己正值青壮年少时,眨眼已成白发老翁,“但它还跟原来一个模样”。
 
  看到自己捐出的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并能向世人展示,陈希柏心里非常欣慰,“体现了国家对历史文物的尊重,也能让后代知道古人的生活。”
 
  对于当年的捐献,陈希柏朴实地说:“国家对我们很好,为国家做点贡献,是应该的。”对这次长沙博物馆的热忱接待,老人也感到“很荣幸、很知足”。
 
  ◎讲述
 
  缘份造就一锄挖出兽面纹提梁卣
 
  孩子有个历史作业:参观并了解一件青铜器背后的故事。我们村里早年间曾挖出过一件青铜器,后捐献到博物馆,只是一直无以得见。趁长假,约好友,携妻带子去了长沙博物馆。在博物馆青铜器馆显眼的位置,淡黄的灯光下一件青铜器静静地立在那里,旁边提示:兽面纹提梁卣,1982年浏阳县秀山乡出土。孩子对馆里的很多东西都很感兴趣,可惜的是关于兽面纹提梁卣说明不多。
 
  回村后,孩子说想去找希柏爷爷问问。父亲与他熟识,于是我们三人往他家赶。希柏伯伯、伯母热情地招呼我们,落座后,孩子问:“希柏爷爷,我们去长沙看了提梁卣,请您讲讲当时怎么挖出来的?”
 
  希柏伯伯说:“说起这个事,有好多年了。当时搞集体,修新屋土地坡大塘里,我负责挖土。我挖了一锄,一大块黄土倒下来,倒下来的土里有个罐子,直立在黄土里,黄土将近两米深,上面的泥巴是沉积的沙土,下面是锯木土。”
 
  “后来生产队拿了,放在生产队养猪场的楼上,一放好多年。后来分田到户,因为是我挖的,又还给我了。1982年左右,有个亲戚来做客,我把这个老东西拿给他看,他说这是文物,最好是交给国家。再后来,我搭车去长沙,把它交到了清水塘征集文物的地方。”
 
  “后来,博物馆有两个人又来我家,还住了一晚。还问我‘你们这里还有什么古老的东西’,要我带他们去看看。”
 
  他突然想起,说:“2010年时,《浏阳日报》记者还来采访了,后来又送来报纸。有人说,我可以找国家要点钱,我是这样想的:现在国家好,社会好,我也知足,现在确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困难。交上去了多好,你看现在大家都可以去参观。只是如果有机会,还想去看看自己挖出来的罐子。”
 
  回家的路上,父亲说起这个老伙计的另一件事。前些年,他在街上被小车撞伤,伤得也不轻,车主后来去医院看的时候,他反复交代“没事的,不用来看,没什么问题的”。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上半夜想想自己,下半夜想想别人,多想想别人,等别人也想想你。好人总能遇到好人,那位车主后来和他交上了朋友。
 
  也许宝物能通灵,提梁卣在冥冥之中选定他,作为重见天日的引路人。(文/陈全)
 
  商兽面纹提梁卣
 
  (国家二级)
 
  口径:大14.4cm,小11.6cm;底径:大16.6cm,小13.9cm;高27.8cm,重4.539Kg。1982年浏阳县秀山乡出土。盛酒器。通体碧绿,隆盖,垂腹,矮圈足。盖顶铸有六瓣花蕾形捉手,盖两侧挑出双角,颈部纵向设置提梁。全器以细密的阴线云纹作地,盖面饰兽面纹,盖沿及颈部、圈足饰夔龙纹,腹部浮雕大兽面,兽面双目巨大夸张。盖、腹、圈足饰有四道扉棱。整器造型独特,纹饰精美,体现了商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技艺。(来源:长沙博物馆官网)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