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土味喊话圈粉,防疫知识“声”入人心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0-02-13 11:31:16
微浏阳
—分享—

一个偏远山村的抗疫日志

04?05????-6.jpg

2月11日,张坊镇上洪村,汪良正在检测村村响村级平台运行情况。记者张可夫

“不出门、不聚会、不串门!”“晓得咧,村里大喇叭天天播,我们都知道。”张坊镇上洪村村民郑明兴说。他说,每到整点就进入“涨知识时间”——他家附近的“村村响”大喇叭会播放最新的疫情信息和防控知识。

“还系钙打麻将、搞作一坨打牌料,已经疫情离哎连敢近了,千万莫掉以轻心哈!”地道方言和防疫顺口溜结合,让不少村民把喇叭里的劝告都听进了心里。

这段时间,不少人都和他一样被“村村响”广播圈了粉。而“村村响”广播正常运转的幕后,离不开这样一群人的努力——浏阳市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张坊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站站长汪良就是其中之一。春节期间,他和同事取消了休假,加大了巡查力度,保证广播的正常运转,将疫情防控的最新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父老乡亲。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

播放频次增加,更好助力疫情防控

04?05????-8.jpg

1月30日上午,技术人员在茶林村更换喇叭。汪良摄

“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家庭,从企业到个人,一场歼灭新冠肺炎的人民战争已经打响,浏阳市融媒体中心为您传递权威声音……”2月11日10时整,张坊镇上洪村王首道故居附近的喇叭准时响了起来,方圆500米内都能听到浏阳市融媒体中心播音员嘹亮的声音。

对许多村民来说,他们不仅听进了耳朵里,也听进了心里。

认真收听广播内容是70岁的老党员郑明兴每天必做的事。当天广播里播放的,既有最新的疫情信息,也有如何正确使用口罩等科普知识。

“疫情发生后,明显感觉大喇叭每天播放的次数变多了,而且播放的都是与疫情相关的信息。”郑明兴说。据介绍,他的大儿子在长沙工作,原本计划春节要回老家和父亲一起过年的。听到大喇叭里劝告大家不要聚会、不要聚餐、减少出门、莫扎堆,郑明兴立马给大儿子打了个电话,要他安心待在长沙,等疫情过去后一家人再团聚。

家住在上洪村上洪街的邹烈成家门口也有个大喇叭,这个大喇叭是他最信任的信息渠道。“手机上经常能看到各种和疫情相关的信息,但是真假难辨,从大喇叭里传出来的是最权威的声音。”作为上洪村上洪党支部书记,邹烈成每天还会把从广播里了解到的疫情防控知识,通过电话或微信的方式传达给村民。

张坊镇上洪村与江西接壤,位置比较偏远。村上的12组喇叭是上千户村民,特别是住处偏僻、不擅长使用手机的老年人获取疫情相关信息的重要渠道。

“以往,‘村村响’广播每天转播2次市级信息,还会播送一些应急的信息。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整点开始播放,每次10分钟,共转播7次。张坊镇和各村也可以自主播送信息。”汪良介绍。

客家话和防疫顺口溜完美结合,大喇叭“喊麦”圈粉

04?05????-7.jpg

1月30日晚,技术人员在人溪村抢修光纤线路。汪良摄

浏阳“村村响”广播建立了浏阳市融媒体中心、乡镇(街道)二级平台和村(社区)三级平台,乡镇和村级也可以利用本级平台自主播送信息。

张坊镇政府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利用镇级平台播放疫情通告,提醒全镇居民注意事项。到了村级平台,大喇叭“喊话”内容更接地气。

“只爱屋夸还有米,哎连就嗯往银多地方挤;只爱屋夸还有油,哎连就坚决嗯在额背游。宁可自嘎长点子膘,也嗯到开边乱飘,长膘褐富态,乱飘褐祸害,哎系屋夸哎骄傲,哎为国家嗓口罩。(即:只要屋里还有米,我们就不要往人多的地方挤;只要屋里还有油,我们就坚决不到外边游。宁可自己长点膘,也不到外面乱飘,长膘是富态,乱飘是祸害。我在家里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针对村上客家人多的情况,张坊村的支村两委创作了一段客家话广播,通过村级平台播送。虽然话风有些剽悍,但言语中又透着生动幽默,充满“土味”的方言话糙理不糙。

这段地地道道的客家话加上防疫顺口溜,在大喇叭里一遍遍响起,成了村民们最爱听的“广播节目”之一。“客家话比较接地气,村民们听得懂,也爱听。”张坊村村主任高安说。2月10日,与张坊镇相邻的江西省铜鼓县发布了最新的疫情通报,确诊为新冠肺炎的病例增加了。张坊村又行动了起来,创作了一段广播提高村民们的警惕。

高安说,广播播出去后效果显著,许多村民听到后,都来咨询疫情的相关信息,纷纷响应号召尽量不出门、不串门、不打牌。

特写

爬上爬下300次连夜抢修更换光纤

1月30日下午,张坊镇人溪村架设在空中传输信号的光纤被过往超高的车辆划断了。别看只断了一根光纤,却会影响3000多户家庭收听收看广播电视。

在疫情防控期间,广播和电视是将疫情讯息和防控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的“黄金通道”。以往设备出现故障,都是由专业的维修工程队来进行维修。“当时是下午5时左右,维修工程队得第二天才能赶过来,而且维修要花上一天时间,这就要耽误一天信息传播的宝贵时间。”汪良等不及了,他与2名工作人员立即带上维修设备赶到了现场。

山区冬天的夜晚,寒风凛凛。汪良到现场查看后,发现沿着道路架设的十余米光纤都损坏了,整个一段的光纤都需要进行更换,而从最近的一个节点接过来也有300米。

按照工程规范,为了让光纤能够固定在钢绞线上,每隔一米,工作人员就要绑扎一次光纤。于是,三人分工协作,一个人放线,一个人上木梯绑扎,一个人扶稳木梯。在微弱的灯光下,汪良和同事爬上爬下300次,才将300米的光纤更换完毕。

维修完毕已经是晚上10时了。筋疲力尽的他们回到集镇的办公室,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就算是对自己一晚上辛勤工作的犒劳了。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