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发布“非遗保护传承十条”设立100万元保护专项基金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0-06-15 10:27:53
微浏阳
—分享—

08、09版非遗-12.jpg

“匠心守艺非遗焕新”非遗宣传月活动暨湘赣边(大瑶)首届烟花之“缘”欢乐节现场,烟花绽放,非遗宣传活动精彩纷呈,现场观众流连忘返。邓霞林摄

浏阳日报讯(记者陈郁琳)璀璨夜空的浏阳花炮、巧夺天工的菊花石雕、丰富多彩的浏阳夏布工艺品、富有古韵的油纸伞……6月12日晚,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瑰宝,荟萃浏阳市大瑶镇李畋广场,与市民“亲密接触”。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浏阳在此拉开了“匠心守艺非遗焕新”非遗宣传月活动暨湘赣边(大瑶)首届烟花之“缘”欢乐节序幕,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加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和创造创新。

活动现场,23家文创企业及部分非遗传承人在李畋庙前架棚设点,通过现场演示、作品展示、互动参与等形式,让大家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体验非遗创作的乐趣。作为千年古县,浏阳文化积淀厚重、非遗资源丰富,拥有各级非遗项目84个,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省级非遗项目4个、长沙市级非遗项目17个。

启动仪式上,浏阳发布了《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十条》,从完善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促进非遗保护活态传承、支持乡镇打造非遗特色品牌、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等十个方面拿出硬核举措,并设立100万元市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

非遗传承保护,必须凝聚社会各方力量。为了激发和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中来,实现“活态传承”,浏阳还评选出第一批示范性非遗保护传承乡镇(街道)、传习所和传承学校,为非遗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启动仪式后,获得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山花奖”的《烟花龙舞》表演、国家级非遗项目浏阳文庙祭孔音乐、非遗工匠故事情景讲述、客家山歌、花鼓戏等精彩的文艺节目一一上演,呈现出一场非遗大戏。

据悉,浏阳市非遗宣传月还有“浓情端午·乐享非遗”“回归舌尖·品味非遗”“文化记忆·影像非遗”“龙舟竞渡·活力非遗”“新生力量·传承非遗”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营造了解非遗、尊重非遗的浓厚氛围,助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十条

一、完善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每年公布一批本级非遗项目。积极推荐具有重大价值的项目申报国家、省级、长沙市级项目名录,力争到2025年国家级项目4个、省级项目6个、长沙市级项目22个。

二、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每年评定一批本级非遗传承人。对认定的本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给予1000元补贴。每年举办一期非遗传承人培训班。

三、推进非遗保护数字化建设。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推动非遗数字化。每年完成1个以上国家级或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承人的数字化影像记录。

四、促进非遗保护活态传承。建设一批示范性非遗传习所,每个给予2万元补贴。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非遗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每年评定一批示范性非遗传承学校,每个给予2万元奖励。

五、支持乡镇打造非遗特色品牌。鼓励乡镇积极培育、打造非遗特色品牌,每年评选一批示范性非遗保护传承乡镇,每个给予10万元奖励。

六、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推荐、引导一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入驻旅游景区(景点)进行现场表演、文创产品展销、民俗体验、手工艺互动等特色项目。精心打造浏阳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推广非遗主题研学旅行,对纳入旅游线路的非遗项目视情况给予资金支持。

七、推进非遗产业化发展。加大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非遗生产性保护和市场推广开发,培育非遗产业龙头企业(项目),对影响力大、可持续发展的给予重点支持。

八、强化非遗保护宣传推广。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讲述传承人事迹和非遗故事。融媒体中心开设非遗专栏,征集、评选一批非遗题材的文学、视频、文艺作品,给予适当奖励,并积极向上级媒体推介。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引导企业、景区、学校、协会等与非遗项目开展点对点结对。

九、开展非遗交流活动。大力开展以湘赣边区域合作为重点的非遗交流活动。鼓励支持浏阳非遗项目“走出去”,积极参加省内、国内、国际上有关展览展示活动,多形式、多渠道传播浏阳非遗。

十、建立非遗保护传承保障机制。制定《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年保护规划》。设立市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100万元,由市委宣传部牵头,会同浏阳市文旅广体局做好专项资金评定、拨付、跟踪监管,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浏阳网首页